文/张鸿清
金日磾,是张掖地方志记载最早的本土历史人物。
《汉书·金日磾传》载:“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生于公元前134年,卒于公元前86年。
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很多。
打开地方志,在百度搜索,关于金日磾到底是张掖人,还是武威人,众说不一。
客观地讲,金日磾应该是匈奴休屠人;亦或说是河西人,尚可。
若按河西四郡设置的先后来论,他应该先是酒泉人,而后张掖人,最后武威人。公元前121年,河西走廊归入大汉版图后,汉武帝就河西走廊是采取属国治,还是郡县治,探讨研究了5年,最终决定采取郡县并属国治,经营管理河西地区。公元前115年,首置酒泉郡,当时的整个河西地区只有酒泉一个郡;到公元前111年,在酒泉郡东西分置张掖郡和敦煌郡;直到公元前67年,才置武威郡。
世人总喜欢与皇家、大家、名家有点瓜葛,这样也好衬托出自家的身份地位,本在情理之中。其实无所谓对错,更不必纠结。
今天,站在张掖的角度来讲讲有关金日磾的故事。
在张掖,与秺侯金日磾相关的历史遗存是比较多的,我们不妨将史料、遗址、地名、传说用历史的线条串联起来,一起穿越时空与金日磾会一次面。
从张掖市区向南出发,沿227国道,行至12公里处,路东侧岔路口新建的汉代阙楼上,醒目地挂着“秺侯驿”的黄色幌子,一处漂亮的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走进深秋的小村庄,到处透着成熟的味道。其实,村子叫普家庄,因为秺侯堡遗址近在咫尺,所以又称秺侯驿。
秺侯堡遗址,位于村庄东南侧不足一公里的大满干渠路边。现存的秺侯堡,是一个黄土夯筑的残破城池,呈方形,南北长近二百米,东西宽约一百五十余米,东、西开门,均设有瓮城。城墙残垣最高处六米有余,底部宽约七米,如此厚实的城墙,在古代可谓是固若金汤。
遗址门口立着一块石碑,像是沧桑的老者佩戴了一枚岁月的勋章,上面写着:张掖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秺侯堡遗址,一九九零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布。但当地百姓却称这里叫:逃荒堡。
无异于河西所有现存的古城遗址,这里除了残破的土夯墙,就是寂静了。走进遗址,犹如走进了历史的罅隙,与沧桑对视,触摸厚厚的夯土,仿佛翻开残破发黄的历史古籍,岁月的文字跃然纸上,让人百感交集。
秺侯堡、逃荒堡名称上的极大反差,说明了什么?日磾生在汉代,而据文物部门考证秺侯堡为什么是明代遗址?无论你多少疑问,它都缄默不语。
明代的一个堡子,是否与距其1800多年前的匈奴太子,或与汉武帝托孤大臣扯上关系,还真是值得去刨根问底。
村子的主街道北边新建有一个汉代风格的金日磾陈列馆,循着历史记忆的导航,为当下的人们讲述着秺侯传奇的历史故事。
自春秋战国时期至西汉初期,张掖的居民有乌孙、月氏、匈奴等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史记》载:“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后汉书》则称:“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
约在春秋战国末年至秦朝初年,在河西走廊,乌孙与月氏和平共处,分东西居于河西走廊。但好景不长,两相开战,乌孙战败,被月氏攻杀,乌孙遂离开了河西,投靠依附于北方的匈奴。月氏人占领河西张掖地区,这样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月氏又被迅速强大的匈奴打败,继而退出张掖。匈奴成为张掖及河西走廊的新主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