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衣饰
秦汉时期,国家有一套服饰制度。从天子后妃到百官草民,都要按制度着装。但在规定的礼服制度外,作为时装,官民都喜欢穿。能够代表当时衣饰文化发展潮流的,还是汉人同样喜欢的胡服。
胡服,指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衣饰。包括冠、袴褶(kù xí,上穿褶,下着袴)、具带(又作贝带,胡名郭洛带)、靴等。自从战国中期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向匈奴学习着装,废弃传统的“衣裳”,实行“胡服骑射”,提高国家战斗力和影响以后,各诸侯国都流行这样的胡服。只是当时尚没有“袴褶”这种叫法。汉代将胡服作为近臣、武士的服装。当时的武冠,又叫武弁(biàn)、繁冠、大冠,是武官着装的一部分。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东观汉纪》所载东汉光武帝所服的“绛衣赤帻”及“赤帻大冠”“实为袴褶之服”,就是说,连光武帝刘秀也穿袴褶,戴大冠。东汉中期以后,袴褶就逐渐演变成士卒的服装,武官也不给配穿了。王国维认为,“汉末军旅数起,服之者多,于是始有袴褶之名。”袴褶不同于适合坐车、跪地的高冠博带;它以短衣、长裤,束腰裹腿,便于骑射奔驰为特点,因而不仅在北方少数民族中,也在战乱频仍、兵戎不断的中原内地包括甘肃受到欢迎和推广。这是服饰文化领域胡汉交流的一个例子。当然,汉地对胡服在学习借鉴中也有许多改进,仅一个郭洛带,就有大带(无带钩)、革带(有带钩)以及带饰的多种变化。大冠也做了多方面的改进。
秦汉时期活动于甘肃的氐人,或号青氐,或号白氐,或号蚺(rán,蟒蛇)氐,这些都是按其常穿的服色命名。氐族女子出嫁时穿衽露。它像汉族的袍,缘饰的形式又像羌服。羌人则是“被发左衽”。被发、衣皮、左衽,也是甘肃等地戎人的共同特征。甘肃武威磨嘴子第72号汉墓出土的木板人物画,所绘人物正是被发、有须,着短衫缘边,束腰带、裹腿、穿靴的少数民族打扮。
3 居止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绿釉陶楼院
秦汉时期甘肃多民族聚居,其居住习俗也呈多样化。官僚、豪强、富商、地主的府第、庄园或宅居,由堂屋、楼阁、亭台、门阙等组成,雕梁画栋,穷泰极侈。而一般民居,基本形式则是以土墙围成院落,里面建有土木结构的瓦室或草房。多是“一堂二内”,即前面是堂屋,后面套两间卧室。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居民,仍然是“陶復陶穴”,居止不离窑洞土屋。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一座绿釉陶楼院,是明器(随葬品),也是东汉后期豪强世家庄园的缩影。高官、富商、地主实用的庄园宅居,在主建筑庭院堂屋、左右夹室、后堂等以外,院子两厢还建有车房、马厩、厨房、库房等。院子旁边有私家园林等附属设施。
秦汉时期,甘肃有的民众居住板屋。板屋最迟在《诗经》时代已是陇东南一带的“戎居”。到了秦汉时期,它似乎已经演变成这里各族民众共同的居住形式。所以,《汉书·地理志》说:“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
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仍然居住穹庐,随水草迁徙,而不是过定居的生活。《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即匈奴父子同住一个帐篷,反映的就是这种习俗。西羌则亦牧亦农,除毡帐外,有的也住草舍。氐人耕田为生,居住的主要是土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10日【溯源甘肃】一曲相思 惊艳千年 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爱情酬唱
- 2019年05月17日【专栏】溯源甘肃——她从远古走来
- 2020年04月15日【溯源甘肃】古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