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溯源甘肃】秦州织锦台与《回文璇玑图》诗

 2019/03/04/ 09:2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特约撰稿人 赵逵夫

【溯源甘肃】秦州织锦台与《回文璇玑图》诗

苏蕙巧织《璇玑图》。

位于天水市的苏蕙雕塑。(图片均为资料图)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赵逵夫

  天水城西的二郎巷有个织锦台,在清代以前,织锦台就已成为天水的名胜,外地游人寻访者多。织锦台这么有名是因为1600年前一位极聪明的青年妇女在这里创造出用840字包含数千首诗的《回文璇玑图》,这首诗突出地表现了秦地女儿在历史悠久的乞巧活动激发下产生的聪明智慧,可以说将妇女、将人类的巧智发挥到极致。这个人就是东晋十六国之时前秦的苏蕙。

  1

  清乾隆年胡釴编纂《直隶秦州新志》卷二载:“窦滔故里在州城西郭,有织锦台。”又民国二十八年《天水县志》卷一:“织锦台,在县城西二郎巷。传为安南将军窦滔妻若兰织回文锦之处。”

  二郎巷又名三阳巷,今名育生巷,在秦州西关偏南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巷之北口有一座二层木楼,石基上立有四根粗大的檐柱,门楼下有楼梯可通向二楼,楼上勾栅栏杆,四扇刻花直棂窗,其设计工艺有明代风格。楼上临华严前街一面悬“晋窦滔里”巨型匾额,字迹刚劲雄健;面南的门上书“古织锦台”,字迹古拙大方;皆白底黑字。向北门两侧有木刻对联,上书有清代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曾补为伏羌知县、灵州知府。后因其弟杨揆授甘肃布政使,入赀为户部员外郎)诗中二句:“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牌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马路加宽中被拆除,但年龄较大者对此记忆犹新。

  由这牌楼和牌坊可知,在清代以前,织锦台就已成为天水的名胜,外地游人寻访者多。其巷口正面的“窦滔故里”的“里”这里是庐舍、宅院的意思,同于《诗经·郑风·将仲子》中“无逾我里”的“里”,与现在“故里”多指“故乡”者不同。因为二郎巷内有很多小巷道,故在古人巷口又立一标有“织锦台”的小牌坊。1920年天水大地震中塌毁。入古人巷其南侧有一片地方,上世纪四十年代周围尚有许多树,树旁有一水池,前边一土台子上有碑,上有“织锦台”三字。织锦台旧址为今务农巷28号院之地。

  织锦台为什么这么有名呢?因为1600年前一位极聪明的青年妇女在这里创造出用840字包含数千首诗的《回文璇玑图》,最突出地表现出秦地女儿在历史悠久的乞巧活动激发下产生的聪明智慧,可以说将妇女、将人类的巧智发挥到极致。这个人就是东晋十六国之时前秦的苏蕙。

  南朝宋齐间史学家臧荣绪《晋书》载:“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循环宛转读之,词甚凄切。”崔鸿《十六国春秋》之《前秦录》中说:“秦州刺史窦滔妻,彭城令苏道质女。有才学,织锦制回文诗以赎夫罪。”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六说:“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这些全据臧荣绪《晋书》,唯补出其名、字。

  今传《璇玑图》之前武则天的《序》中言,窦滔“风神伟秀”,遍通经史,能文能武,时人评价颇高,故苻坚任为秦州刺史,后“以忤旨谪戎敦煌”。苻坚攻克襄阳后,以其难守,又任命窦滔为安南将军,镇守襄阳。下面接着说:“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蕙知道后找到她加以捶辱,“阳台又专伺苏蕙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苏氏焉。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苏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偕阳台之任,断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才情之妙,超古迂今。名曰‘璇玑图’。”由文中所叙看,苏蕙同赵阳台之间发生矛盾是在窦滔被贬谪远戍敦煌期间。窦滔因罪远戍于外,身份已大不同于任秦州刺史时。苏蕙之父苏道质曾为彭城令,她知书达礼,处事应能瞻前顾后,平心自守,也不至于过分对待赵阳台。而赵阳台一歌女,仍铺张奢华、张扬暴露之情形或有之,两人发生冲突在情理之中。武则天序中只从苏蕙嫉妒方面言之,或有未当。文中说赵阳台“专伺苏蕙之短,谗毁交至”,恐是事实。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