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杂谈

年轻人缘何爱看《老中医》

 2019/03/25/ 15: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实习记者 王君竹

  年轻人缘何爱看《老中医》

  本报实习记者  王君竹

  近日播出的电视剧《老中医》引起了观众热议。虽然批评与表扬的声音兼而有之,但尝试找出自己独特的“卖点”无疑是此类正剧作品吸引观众的法宝。

  《老中医》的剧情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由5个医案贯穿,讲述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中医废止案”后,中医翁泉海带领同人共同抵抗中医废止案,并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的故事。

  正是医案这个切入点吸引了韩晓这样的年轻观众。“如第一集中出现的打官司剧情,就让我想到现在的一些医闹事件。作为观众,我觉得剧中官司打得胡闹,其实现实中这样胡闹的事情也不少。”韩晓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这部电视剧中的很多内容都引起了他的共鸣。

  写中医却以医案为切入点,是《老中医》在情节设置上的用心之处。除此之外,剧中主人公翁泉海下笔书写药方时一丝不苟的落款,女主角葆秀厨房中的摆设,以及小铃医的手推车上那被磨得锃亮的把手,都体现了该剧在细节上的用心。该剧由陈宝国、冯远征、许晴等优秀演员主演,他们的演技和塑造人物的能力也保证了这部剧的整体水准。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在一部剧中展现其精髓并非易事,但这也正体现了正剧创作的功底。

  对于《老中医》的专业水准,北京同仁堂一名从业者表示,这部剧中出现了许多中医领域的经典药方,如剧中提及的四君子汤,吴雪初对翁泉海运用补中益气汤另辟新路的解释合理,“秦仲山患病日久,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五脏元气大伤,营卫循序失常,脉若游丝似豆转脉中,且舌苔全无,此乃阴阳离决阳气欲脱,回光返照之先兆也,翁泉海不用大剂量补气的人参、黄芪,也不用补阳的鹿茸、附子,而用补中益气汤以求补离散之阳,挽败绝之阴,清虚中之火,升下陷之气,不温不火,不轻不重……”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小铃医摇着铃铛在大街上行医,这种铃铛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虎撑,一般是铁或铜质的圆环造型,外圈留有一道缝隙,环内中空,里面有两颗到四颗圆珠,拿在手里摇晃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从而可以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在摇动虎撑时有一定规矩:如果放在胸前摇动,表示是一般的郎中;与肩齐平摇动,表示医术较高;举过头顶摇动,象征医术非常高明。剧中小铃医的母亲在胸前摇虎撑的动作也与此对照,可见此剧的创作是较为严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小吴认为这部剧还是比较写实的。

  但剧中也有一些明显错误。如小铃医背《黄帝内经》,是天食(sì)人以五气而不是食(shí)人以五气,因为此处的食是喂养的意思。尽管有一些纰漏,情节也有一些争议,但《老中医》还是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事实上,年轻观众受教育程度较高,同时也有着摆脱幼稚标签的内在焦虑。因此,他们对政治、历史、军事正剧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只是目前并没有被很好正视和挖掘出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阳说。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洪涛也认为,电视剧市场从来不缺乏对正剧的渴望,但优秀的正剧作品创作难度大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一部分资深编剧近年创作乏力,而一些年轻编剧又缺乏必要的积累,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业内重视并得到解决,相信会有更多更优秀的正剧作品吸引到更多观众。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