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杂谈

【看片会】《流浪地球》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片

 2019/02/20/ 10:1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莉

【看片会】

《流浪地球》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片

导演郭帆与演员吴京(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莉

  科幻与真实,灾难与诗意,笑点与泪点……当这一切以“小切口、大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时,给观众以强烈的带入感。真实、震撼、感动,是大多数观众看完《流浪地球》后的感受。记者在观影过程中,也被两度引爆泪点。您的观影体会是什么呢?当“蚯蚓干”成为剧中人物的美味时,一闪而过的“兰州拉面”招牌,又是否让您充满惊喜呢?今天,我们特邀电影工作者和观众一起来看片。

  访谈嘉宾:

  王银军 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

  刘晓丽 省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尔 雅 兰州交通大学教授、影评专家

  白慧中 兰州东方红影城经理

  哈骥洲 观众

  记者:电影《流浪地球》被誉为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的正式启航。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银军:我基本同意关于里程碑的观点。用高科技手段和广阔视觉,反映中国立场、中国情怀,这是其一。其二,视觉上完全可以与好莱坞大片媲美,场景设计、特效制作很有质感,达到了精良的程度。其三,色调上又大量使用了红和青,体现了中国特色。以上三点,在中国科幻电影中是空前的。

  刘晓丽:《流浪地球》作为我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被业界评价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创新之作、中国电影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作、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实不为过。为今后的创作者树立了高质量的标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制作经验。

  尔雅:如果从类型片的角度讲,说里程碑是可以成立的;如果从整个电影的角度讲,稍微有一点早。因为处在消费的中心这样一个阶段,谈论某一部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有时候会受到消费环境和消费时间节点的影响。《流浪地球》在很多方面对中国电影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动画效果的设计、奇幻的视听效果,包括背景、技术层面等,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会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它是以一种非常迅猛的、让人吃惊的速度和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几乎达到了一种可以对话的境界。这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拓展了我们电影类型的作品。

  白慧中: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宏大逼真的特效场面。影片主要场景为太空站、被极寒天气摧毁的地表建筑,这些场景都需要特效表现,而影片展现出来的特效可以说是目前中国电影的顶峰水平,让国内观众非常震撼地感受到国产电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大气磅礴、激动人心。二、超凡的想象力,使影迷+科幻迷得到双重满足。

  哈骥洲:认同。这认同不仅仅局限在电影本身,更蕴含于爱国主义英雄情结的丰富情感之中。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电影一直以来都浅尝辄止。究其原因,一是创作难度高。二是科幻题材的受众相对而言属于小众,票房潜在风险较大。三是投资巨大。《流浪地球》填补了创作空白,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作为国产科幻灾难电影的标志存在于中国影迷的第一反应意识中。该片可以为中国电影提供新的信息和成功经验,但中国科幻电影正式启航的说法有些太早。科幻电影的体系、流程步入正轨,影片质量相对稳定,才是正式启航之时。

  记者:当中国电影人开始仰望星空时,他们的作品也必将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有力载体。请您谈谈该片的故事、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刘晓丽:《流浪地球》讲述了全人类为拯救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而共同协作,举全球之力实施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的宏伟计划。在这样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宏大叙事中,创作者通过艺术手段把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人类社会新理念进行了中国化的表达,使该片具有了独特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容。

  白慧中:《流浪地球》通片充满强烈的民族意识,影片处处体现强烈的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国人的爱国情感爆棚。看惯了好莱坞大片中美国英雄单枪匹马救世界,终于看到中国团队来拯救世界的大片,让观众大呼过瘾。有一段情节是在韩朵朵感人的泣诉呼唤下,各国救援队纷纷回来同心协力支援中国团队拯救世界,爱国、团结和奉献是该片的主旋律。

  哈骥洲:《流浪地球》在当下出现,也是时代的缔造。背景: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的国际性色彩更加浓厚,中国在国际性事务中的态度不再仅仅是参与,开始主导更多影响深远的国际活动。二、科技的稳步提升,为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作自信,电影制作科技使得不可能变为可能。三、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为电影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四、电影行业管理、组织的制度更加完备,为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五、教育水平不断攀升,为科幻电影提供了良好的观众基础。《流浪地球》引发了线下的天文热,甚至引发了地球到底能否逃离太阳系的论战,这都是社会文化的积极现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