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戏剧影视

【视点】扶持民营剧团唱好戏

 2018/04/20/ 14: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特约撰稿人苟晓飞

  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

  纵观我省民营团体的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

  演出团体处于散、弱、小状态。我省戏曲民营团体的演出市场主要在乡镇。以村为单位的民营演出团体,一般人员比较固定,商演活动很少,演出收入微薄;跨村镇较大规模的民营演出团体,除管理人员外,演出人员根据演出场次和演出规模多为外聘,人员流动性强。如定西市通渭县26个曲子戏和秦腔民营演出团体,2014年演出经费团均2.64万元。由于经费得不到保障,道具陈旧,艺人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出于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目的,基本上是“常演老戏、老戏常演”的状态。有个别农民企业家投资组建的民营团体,在演出设备、演出收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状况良好,但这样的民营团体数量并不多。此外,还有一些民间班社,属于民间业余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机构所在的社区、行政村以及周边村镇,影响范围较小,很少或几乎没有演出收入。如平凉市民间班社共有59个,大多数是以各乡镇、村社的社火班为基础组建的,一般在节庆期间或农闲时演出。

  剧目创新创作能力欠缺。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不管是专业院团还是民营团体,演出剧目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是因为民间团体大多无专业戏曲人员,剧团为了生存无暇进行剧目创作,也无力去排演新的剧目。这也致使有的团社虽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但演出剧目都是复制经典的传统保留剧目;有的团体年演出场次在300场以上,但剧目创作和演出水平却没有得到提升。据调查统计,自2000年以来,我省的民间演出团体几乎没有创作出一部像样的新剧目。

  演职人员逐年减少,传承面临困境。在娱乐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喜欢戏曲、热爱戏曲表演、主动学习戏曲艺术的人越来越少,加之收入偏低,人才难觅,演员难培养,传承方面也出现断代现象,特别是在戏剧编导、音乐、舞美等方面人才严重缺乏,这种现状直接威胁到剧种的继续存活和发展。

  传承发展地方戏曲的思考

  地方戏曲是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丰富农村文艺舞台、繁荣戏曲艺术、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地方戏曲传承的主要载体是民营团体,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发展思考:

  加大扶持力度。对富有文化价值且濒临消亡的剧种和民营剧团,应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如建立适当的演出补贴。剧团在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取得好名次时给予资金鼓励和激励政策,提高剧团人员的演出积极性,为剧团的良性发展创造环境。

  确定重点民间演出团体,以重点演出团体的扶持促进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在演出团体内部建立劳动用工推荐制度和用工保护制度,稳定剧团演职人员队伍,使年轻人能够看到希望而积极参与传承。

  对重点民间演出团体的剧目创作给予资助,以剧目的扶持促进地方戏曲的保护。对从事剧目创作的人员,在充分保证农村传统性大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剧本创作交流等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做好地方戏曲传承和创新发展。

  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支持成立专业剧团,满足和保障剧团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与当地高等院校联合,设立地方戏曲表演班,聘请戏曲艺人客座授课,分年度委托戏曲院校开展地方戏编剧、导演、作曲、舞美人才培训班,并对开展的各类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地方戏曲人才培训项目进行资助。对地方戏曲重点创作演出团体的表演及创作人才进行培训,以多种方式完善地方戏曲人才梯队建设。

  定期举办地方剧种展演活动,加大剧目传承创新力度。向观众展示剧种的经典剧目、艺术名家、新秀,促进剧种的创作和演出,扩大剧种的知名度。有计划地抢救、恢复、整理、改编传统戏,条件成熟后,移植排演优秀现代戏,促使老剧种焕发生机与活力。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结合戏曲进校园,鼓励和支持代表本土戏曲剧种的民营团体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热爱戏曲。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广泛传播戏曲,开辟专门栏目、频道、频率等,加强对地方戏曲的宣传、介绍,努力营造有利于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曲的舆论氛围。

  加强对地方戏曲的研究。鼓励和支持戏曲专家、文化研究者对地方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历史内涵、呈现形态、文化价值、表演体系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促进本地区地方戏曲艺术在当代的弘扬和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