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牍“对话”中华文明
郦波
中华文明是人类原生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断裂的文明,有一个学界共识,即我们的母语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与支撑。中华文脉延绵不绝,文字记录功不可没,简牍的作用极其重要。
数千年前,中华先民取材竹木,始做简牍。自此,人们的所见、所为、所感得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30多万枚简牍。书写于竹木上的文字,为我们认清文明的来路,提供了直观且可靠的线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便是从刀笔留痕处着眼,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的创新表现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寻历史的新大门。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丝路
从华夏大地到地中海之畔,一张古老而庞大的路网横贯亚欧大陆。早在文明初生的年代,便有先民以无比惊人的勇气与决心,穿过大漠、翻过高山,用脚蹚出了这条联通不同文明的路途。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但由于缺乏驿站遗址、路线图等考古实证,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真实性存有争议。直至110年后,敦煌的风吹散了掩盖历史的尘沙,2000多年前的汉代邮驿——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重回人们的视线。
出土于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记载了河西走廊上武威郡到敦煌郡10余个驿置的信息。它与“居延里程简”接力勾勒出了汉代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为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持。
两汉丝绸之路在空间上经过了悬泉置,在时间上则停留在了悬泉汉简。在已经整理的简文中,我们可以找到于阗、龟兹、乌孙等多个西域使者途经悬泉置的“足迹”。譬如,一枚汉简记录了为接待龟兹王夫妇,悬泉置布置了“八尺床卧一张,皁若青帷”等生活物品;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狮子,其实是“外来物种”。“其一只以食折垣王一人师使者,□只以食钩盾使者迎师子”,汉简中的记载印证了狮子是经古丝路传入中原。书写于竹木的文字,虽只有寥寥数笔,却生动、丰满,与之对视,仿佛历史的洪流在身边流淌,“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盛景近在眼前。
寓教于乐,感知鲜活文明
《简牍探中华》播出期间,恰逢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令人欣喜的是,在“文博热”持续升温的当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断向更专精的内容场域探索,提供导赏,播撒文明传承发展的种子。
对于初次接触简牍的参观者而言,艰涩难辨的文字具有一定的理解门槛。为此,《简牍探中华》在文化访谈、实景戏剧的基础上,增加了实地探访的内容,从开篇的考古遗址到馆藏文物,再到最新的研究发现,梳理出简牍文字背后的历史内涵。与此同时,节目中精妙的互动设计,带给观众更直观的“血脉觉醒”。譬如,节目中演示的张家山汉简《引书》的眼部导引疗法,吸引了不少观众“跟练”。这一刻,古老的文物与当下的生活产生关联,晦涩的文字一下子变得可知可感。
此外,随着节目的热播,里耶秦简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等专题类博物馆被网友写入“打卡清单”。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特展,曾在《简牍探中华》中亮相的两封“中国最早家书”“喜”的3D复原头像成为展馆焦点,吸引观众网友实地打卡。
于我而言,参加《简牍探中华》节目的录制受益匪浅。从立法制度的更迭到社会习俗的变迁,从地理风貌的描摹到民族交流的记录,简牍上的一笔一画,让我清晰感知到先民的智慧与思考,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度与温度。相信通过《简牍探中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藏于简牍背后的历史文化将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展现更真实、鲜活的中华文明!
(注:□表示简牍上有字,但不能释读;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5月22日【视界】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旷野的诗篇 沉静的美好
- 2024年04月24日【视界】影像记录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纪录片《民乐西行》创作透视
- 2024年04月10日【视界】纪录片《千手千眼 寻梦敦煌》——在善与美中追求艺术梦想
- 2024年03月29日【视界】光影为伴 品味甘肃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