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博览

【老王说陇史】兰州白马浪:被遗忘的黄河峡谷 城市东西盆地的分界线

 2020/11/06/ 10:56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王文元

兰州白马浪: 被遗忘的黄河峡谷 城市东西盆地的分界线

白马浪峡谷区

  白马浪

  传说,明末清初的某年夏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来到兰州黄河边,滚滚黄河,挡住去路,他拂尘一挥,口念咒语,瞬间,他骑的白马便撒开四蹄,踩着黄河水而过,马蹄后掀起了一个个巨大的浪头。黄河边的兰州民众看见,大为惊奇,这是白马浪啊!

  传说白马浪这个地名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在吕洞宾渡黄河上岸的地方,修一道观,这就是今天的白云观。白马浪是兰州知名度颇高的地名,这个名字真是因吕洞宾骑白马过黄河而得来的吗?

  当然了,那只是民间传说而已,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那么,白马浪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从地理上说,白马浪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石坎,黄河水顺流而下,形成的冲击力,让浪花飞溅,就形成了横亘在黄河中的巨浪。其实,白马浪不仅是石坎,还是黄河中的峡谷,更是兰州的一个地理分界点,它将兰州盆地分为东盆地与西盆地。

  白马浪其实是一段黄河峡谷!没错,它就是黄河峡谷。在地理上是这样的:一方面,这里是两河交汇处,从南面而来的雷坛河,携带着泥沙,在这里形成的冲积扇,逐渐逼迫黄河主河道向北,而北面则是长城纪(距今14亿年)皋兰群变质岩系构成的白塔山阻挡,两相夹攻,河道必然变窄,自然就导致水流湍急,浪花飞溅。另一方面,地质学家研究表明,白马浪峡谷的形成是由于九州台——皋兰山的隆升、黄河下切而形成,这一峡谷将兰州盆地分为东盆地与西盆地。

  前人是这样描述白马浪的:金城关下水流湍急,水石相激,雪涌涛飞,形成激浪汹涌,白浪密集,有如万千匹白马踏浪奔驰,声若雷鸣,快似箭飞,动人心魂,故而名为白马浪。

  唐玄奘

  白马浪这段黄河峡谷不长,不足千米。它起自雷坛河口止于中山桥,河长0.7公里,东西走向,河床宽200米-300米,河谷最窄处700米左右,两岸高差100米-200米。往通俗里说,在白马浪这里,北岸有著名的金城关,在南岸高出黄河的台地上,则是白云观。上游是石坎,下游则是黄河桥,先有浮桥,后有铁桥。

  有人说,当年玄奘大师就是从这里渡过黄河西行的。

  这个说法是这样的:1992年,有人去日本,大力推广介绍兰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引起日本人士的好奇,他们问及玄奘在兰州是从哪儿渡的黄河。回复道:从白马浪过的黄河。其实,这是个误解。白马浪一带水流湍急,渡河很不方便。

  唐初,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去时,一路上几乎是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时和秦州僧人孝达做伴到了秦州,后来又遇上了贩马的客商,继续结伴而行。到兰州住了一夜,第二天就继续赶路了。人们认为,李世民灭西秦后,把薛举的府邸改为庄严寺,这座寺院比较新,玄奘应该住在这里。

  第二天,玄奘在黄河铁桥附近渡河西行的。

  白云观

  如今在白马浪南岸滨河路边,有一组西游记雕像,这组塑像极其生动传神,已经是兰州黄河边的一个亮点了。到白马浪,就要去白云观,这是兰州著名的道观,它和金天观等为兰州三观之一。

  它的兴建和吕洞宾的传说密切相关。明末清初,吕洞宾在白马浪一带现身后,人们就在此地修了一座小庙——吕祖庙,以祭祀纯阳真人吕洞宾。到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兰州乡绅道教信士纷纷上书陕甘总督瑚松额,请求扩建吕祖庙。瑚松额遂让人择地建祠,选中“城西北隅,大河之浒,辟地树宫”,即今白云观所在地,命名“白云观”,专事奉祀吕洞宾。

  白云观前,摆放着巨大老子雕像,山门额雕“升云得路”,门楣悬邓宝珊所题“白云观”木匾。观内供奉有吕洞宾的塑像,有东西望河楼、戏楼以及前、中、后院等一组三进的建筑群,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等。后殿有花园、八仙阁潇洒轩、鹤鹿亭、来仙亭、聚仙亭、群仙楼等建筑,古香古色,道教风格浓郁。

  白云观内有一副对联这样说:“浪喧白马,岸上犹存铁柱在;月照槐庭,眼前难得神仙来。”

  撰文/王文元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