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戏剧影视

【第八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 特别报道】影像里的嘉峪关

 2020/10/28/ 08:1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吴烨 王莉

影像里的嘉峪关

《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剧照

  编者按 在远去的历史记忆里,嘉峪关是中原王朝的边关屏障,金戈铁马、经年征战与休养生息、贸易往来交相辉映,书写了丝绸古道与万里长城唯一重叠交汇点上的辉煌与荣耀,见证了河西走廊上的寂寥与喧哗。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雄关脚下,因企设市、因关得名,一座年轻的钢城嘉峪关市迅速崛起。当苍劲的漠风拂去历史的烟尘,一批批影视创作者走进这里,以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情怀,向观众记录、呈现了“天下第一雄关”的岁月沧桑和“铁水奔流映长空,钢花飞舞让人醉”的钢城风采。

  “天下第一雄关”的前世今生

  一座嘉峪关浓缩着河西走廊的半部历史。作为纪录片《河西走廊》续篇之一,由《河西走廊》原班团队制片撰稿,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出品的6集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以时间为序,分为历史篇、近代篇和当代篇三部分,通过丰富多元的影像风格和表达手段讲述了嘉峪关的历史变迁和精神文脉,将这座城市的昨日与今天、辉煌与坎坷真实还原。

  勾勒历史全貌

  再现边关风云变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北边塞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独具风情的一部分,千百年无数文人骚客的歌咏,让国人早已心生向往。

  直到今日,西北风光和其间的人物、历史依旧是能引发观众兴趣的重要叙事对象。当珠玉陈列在前,《河西走廊之嘉峪关》要如何寻得突破,呈现出不一样的创新特质,显得尤为关键。

  历史篇中,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视野下,嘉峪关恢弘而曲折的古代历史进程被全面还原。明朝建立后,冯胜率军收复河西走廊,为了保证西北稳定,他决定在河西走廊最狭窄处修建军事堡垒——嘉峪关。

  明代时期,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野心膨胀,多次入侵河西,嘉峪关游击将军芮宁与之展开了十分壮烈的战斗并以身殉职。随后这座关城的命运与明代朝堂之争紧密相连,最终只能无奈地关闭关城,嘉峪关成为帝国西端一道孤独的身影。

  但嘉峪关从建城开始,就始终发挥着对外和平交往的作用。陈诚等使者多次从这里出使中亚,中西使者商旅往来不断,一座城既见证着两军交战的铁马金戈,也见证着互通有无的熙熙攘攘。

  围绕对古代嘉峪关曲折变迁,通过情景再现,历史人物的命运悲欢清晰具体,朝堂江湖的叙事空间来回交错,不仅让遥远过往变得鲜活生动,传递出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让观众的精神情感找到了具体的投射对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近代篇的第三、四集时,主要采用老照片和老影像,利用回忆录和史料记载,来复原近代嘉峪关城的艰难历程,文献资料与画外音成为叙事的主要手法。

  清代末期,嘉峪关渐渐被人遗忘在西北边陲,但却吸引了莫理循等一大批西方旅行家,他们为这座明长城最西端的宏伟关城所吸引,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脚步。

  抗战前夕,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敏锐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分裂西北边疆并切断与外界联系的阴谋,提出修建中原通往新疆的公路,在考察途中,他用炽热的情感呼吁复兴丝绸之路、重修嘉峪关城。

  抗战全面爆发前,中日双方围绕长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和宣传,长城也凝结成中华民族屹立不倒、坚韧不屈的象征,嘉峪关吸引了范长江等人的目光,他们纷至沓来,希望关城和西北重振雄风。

  几十年后,英国人威廉·林赛决定沿着此前摄影师的脚步重走长城,并在相同的地点重拍长城,他的双眼与镜头见证了这座关城的复兴之路,也见证着嘉峪关从传统走向现代。

  近代嘉峪关的历史图景是被拼接得来的,以近代探险家、记者等亲历者的视角,用一张张照片背后故事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串联出一幅近代历史的画卷,在寂静苍凉中,述说着波澜壮阔的近代往事。

  此时的嘉峪关已不再是边关要塞或贸易重镇,而是成为一个符号,变成了19世纪外国探险家们选择中国西行的起点时,最先想到的地方;变成了中国人坚持抗战、屹立不屈的精神象征。

  回归现实当下

  丰富影像表达手段

  作为高分佳作《河西走廊》的续篇之一,《河西走廊之嘉峪关》没有急于全盘革新、另起炉灶,而是在继承前作特质的同时,进行创新突破。这种突破转变在第五集《年华》和第六集《家园》中,尤为值得称道。

  在《年华》中,镜头通过对工程师宋文蓂、公务员秦忠茂、教师石戈和助产士张秀珍四位建设者的亲身经历的描述,展现了酒钢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歌颂一个时代的牺牲奉献与伟大创造精神,在个体命运、城市发展、时代变迁的勾连中,完成对现实生活和当代精神的抒写。

  四位老人都是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嘉峪关建设酒钢,从分配工作到结婚生子再到安享晚年,他们在这里扎根一生。他们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宋文蓂喜欢烹饪,偶尔下厨调剂生活;秦忠茂的爱好是收藏戈壁奇石,这是思念妻子的最佳方式;石戈跳交谊舞,通过社交消磨时光;张秀珍整理老伴的旧物,睹物思人。但忠于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乐观生活是他们共同的底色。

  在《家园》里则讲述了几位在嘉峪关生活的普通人,反映他们的情感和希望。冯泽忠2016年来到嘉峪关,是镜铁山测量员;80岁的杨达启是1965年来到嘉峪关,酒钢退休工人,也是嘉峪关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人;胡美英是1989年来到嘉峪关,现在是位作家。这一集中,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嘉峪关人将戈壁滩变成了绿树成荫、湖水碧波、整洁干净的现代文明城市和绿色环保城市,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道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摄影师,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巨大变化。

  当代篇用聚焦普通人命运变化的微观视角,来映照背后的时代变迁,既能下沉到与主人公最具心理相近性的普通观众中去,又打通了与时代变迁的价值沟通渠道,而看似平静如水的纯纪实风格,实则暗藏着强大的情感潜流,也让当代篇具有更深沉动人的情感力量。

  从情景再现、文献运用再到纪实风格,三个篇章使用迥异的叙事表现手段,但这种风格上的巨大差异并没有给人以割裂之感,反而让整部片子变得饱满立体,层次更加丰富,让人有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

  究其原因,首先是全片以嘉峪关为叙事核心,历史跨度极大,不同的篇章选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是情理之中,但又都统一在同一个地理单元中。其次,作为制作方的伯璟文化,这一次迈出了其创作舒适区,选择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即确保了创作一致性,让观众不会觉得太过陌生,又能在渐进式的创作突破中,带给观众新的观赏体验。最后,以时间为序来划分篇章,容易获得观众在心理上的认同,并期待不同历史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河西走廊之嘉峪关》是纪录片《河西走廊》的重要续篇之一,它的出现也让河西走廊的故事变得更加立体、丰盈,有了更多维度的丰富展现。

  (选自百家号·影视独舌)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