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学书评

【书评】纸上返乡的深情回望

 2020/10/16/ 08:3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杜怀超

【书评】纸上返乡的深情回望

  杜怀超

  叶梓的美食之书《陇味儿》,不只是一本文化美食著作,更是一本“怀乡之作”,是居于南方的他“一次纸上返乡”,是“一个人的追忆逝水年华”。在这些文字背后,有故乡天水的风情风俗,有他的故交亲朋与父老乡亲,有他异乡天空下或悲或喜的记忆,也有他生命里“无处安放的一抹乡愁”。

  写美食,是一个游子抵达故乡的最佳路径和方式。故乡,活在异乡人的胃里。作家叶梓在他的食之味里,凝结着入骨的乡情。如介绍康县的木耳:康县木耳,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吃厌过。康县的木耳,依其种类,通常有“毛木耳”和“光木耳”之分——背面密披白绒毛者,曰“毛木耳”;两面光滑干爽者,曰“光木耳”。木耳在当地的别名也有很多,生于腐木之上,形似人耳,名“木耳”;丛生于椴木上,如蛾蝶玉立,又名“木蛾”;重瓣如浮云,镶嵌于树上,则又称“云耳”。(《康县的木耳》)

  开头一句,一下子就把属于文人的情怀呈现出来,没有吃厌的,不仅是木耳,也是那思不够恋不够想不够的故乡。远游的人,心上始终站着故乡的模样。如果不是出于对老家甘肃大地的深情,怎么会把木耳写得如此细腻生动?

  如果能从美食当中,读到文化,读到作家自己,读到诗意的生活,美食就有了一片广阔的世界。例如《浆水面》一文,就释放着在外游子的思乡情结。叶梓在文中爆发的那句“真想吃一碗浆水面”。此时的浆水面,是思念的堆积,乡愁的象征以及回家的企盼。也许,真正的浆水面,永远留在美好的记忆里,它已经涉及人的精神层面。

  在外行走多年后,叶梓落脚江南,这是江南的幸事。大漠、驼铃还有塞外,与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有机组合,打开七彩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在美食的内外,是人文、人与世界,人与自我的呈现和表达。我们看天水小吃《麻食》的江南细腻抒写:“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将和好的面揉得光光的,复又搓成细细的长条,再掐成一小截一小截,拿起,在一个新新的草帽檐檐上,用大拇指使劲一搓,一个长短约一厘米、带有草编花纹的海螺状的小面卷,就脱手而出……” 西北的美食,一旦走进江南的胃,这其中不仅有西北的辽远和无垠,还有属于江南水乡的柔情。

  在这本书里,我更愿意读叶梓关乎西北风情的、带着沧桑的表达,如他在写《凉州“三套车”》时,把武威的三套车小吃,当作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啊,请珍重加衣,请吃饱穿暖。”站在阳关烽火台上,面对远处无尽的苍茫,眼前浮现的一定是这样的词汇:河西走廊、壮士、葡萄美酒、夜光杯、沙场和莫高窟……热泪盈眶。

  文学大家汪曾祺老先生,在北京寓所吃到从家乡捎来的江南“慈姑”时,眼角潮湿。他说,慈姑性苦,但是有逼格的。一个“格”,慈姑的境界纤毫毕现。这种“逼格”在叶梓的《苜蓿面》中同样能读到。“苜蓿,是西北大地极普通的一种草。在西北,贫寒人家拿它做菜。儿时的我经常吃。”记忆里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吃过母亲侍弄的榆钱,和叶梓笔下的苜蓿一样,都是我们童年里的最爱。这些大地上的美食,早就成为我们胃里的常客,不管时空如何变化,那种刻骨铭心的温暖与烙印,始终不会变色。

  一卷《陇味儿》,美味无穷。叶梓说,这些文字,是他对家乡风土人情与日常生活的真诚记录,以游子心态对甘肃大地的一次深情回望。而我则以为,这本书,更是现居江南的他在小酒微醺之际,一个人在书桌前的望乡,或者是他在睡梦中的呓语。

  (《陇味儿》,叶梓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