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美文欣赏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2019/09/27/ 14:48 来源:每日甘肃网 白羚媛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 白羚媛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七堇年 《尘曲》

  凡是心所向往的地方,即便穿着草鞋也要前往。生命犹如逆行之旅,即便一叶扁舟也要向前起航。用这句话开启我在每日甘肃网的世界再适合不过了。

  2018年的3月,我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功入职,当时是我意料之外的结果,回头想想,这也或许是我时刻准备着的惊喜。依稀记得面试时的场景,一位领导问我,你是非专业,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行?我还记得我当时无比坚定的言语:“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观“网”不前,自踟蹰

  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时的壮志豪言很快就“打脸”了。忐忑、不安,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师范学子到新闻行业的转变,绝不是热爱就可以。

  我开始因找不到方向而焦灼,也因自己没有专业的“播音腔”而气得掉下泪来。初学剪辑,遇到困难,出不来作品,只能干盯着电脑屏幕。当时觉得自己浑身的血,都在往头顶上涌,一碰就爆。有一次剪辑完手里的片子,走出网站大门,已经快凌晨了,看着发黄的路灯,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那一刻最大的感受不是累,是深深的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行?才会做起来如此艰难。那段时间,我一直是观望不前且踟蹰的态度,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制造焦虑。

  这种个体的心情,是不是和当初报社决定转型的心情有一点点相似?要跟得上前进的速度,要生存下去,必定要敢拼。于是我开始从自己体内催生出一种撕裂般的快速成长。

  心向“网”之,行必能

  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外景主持。虽然在主持上没有专业的培训,但是我有“还凑合”的记忆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为了让“还凑合”的优势变成“强大”的优势,我开始钻研每一场直播,每一次出境。

  与内景主持封闭的演播室不同,外量主持往往空间更加开放。因为是直接、近距离地面对不同的环境和群众,突发状况会增多,这种不固定性和灵活性,让我无法设定一成不变的主持词和主持计划。所以我只能平时多看多想多积累,学习一些优秀主持人的表达方式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如杨澜的拾漏补缺、董卿的积极圆场等,只有平时练习得多,才能在现场面对紧急情况时冷静镇定、临危不乱。

  我是一个对时间节点很敏感的人,总觉得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必要用一种特有的仪式去纪念。在“还凑合”的优势下,我会手写保存每一份出境词,反复翻着看。研究什么样的直播类型适合哪种主持风格。活泼?谨慎?还是临场发挥?一行行密密麻麻手写的小字也能体现出我一直在努力的缩影。它最大的功能,可能就是在行进路上催着我成长。我也庆幸自己在迷茫的时刻找对了方向,坚定了信念,做了不少在我自己看来很有意义的事,受益颇深。

  2019年的兰洽会,整个活动报道中,我做了两场直播,5场访谈。整个来说任务并不重,但是下午一场的逛馆直播,是我认为有史以来挑战最大的直播。大家能看到的是我在镜头面前的侃侃而谈,但是听不到我耳机里协调现场的老师一直传达的突发状况:“小白,平凉馆没有找到负责人,得靠你自己介绍”“小白,出来不用去天水展馆,他们突然不接受采访”“小白,酒泉展馆加个人物采访,在你的左手边站的那个男的;”“小白,在白银展馆尽量拖延时间,下个展馆的人还没找见……”整场直播全是突发状况,得要求我的大脑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和反应,但与此同时我不能停止当时“侃侃而谈”,还得和被访者互动、交流。整场直播可以说是肢体、大脑、嘴巴做着不同功效的高速运转。好在直播最后顺利结束了,但是我感觉自己在5.4万平方米的展馆里跑了个20公里的马拉松。结束的那一刻,累瘫在了椅子上,如同失去灵魂的傀儡。

  但是现在想起来,那一次也是真正见证我成长的一刻,也是为我的努力在不经意间交了份“优”的答卷,我也不再因非专业而自卑。也更加坚信了一句话:“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一“网”情深,念永恒

  这一年多来,得益于每甘网的这个平台,让我感受着来自“新闻人”的迷人魅力,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变化。省两会系列报道,地铁开通首日报道……感觉自己也在追着这座城市成长。当然也在采访中遭到过质疑,也被很多人信任着。他们倾诉完,我倾听完,总觉得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积聚在了体内。

  外场出境会让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让我看到人性的光辉,有人帮我打开了自己的边界。在新媒体转型浪潮下,新媒体记者一定是一个很丰满的词,我除了看到自己完成的每一项工作,自己所在单位的飞跃发展,也看到了新闻媒体对一个普通人的改变。他的改变可能就在某一瞬间的触动和认可。2019年的3月,全国两会召开,甘肃日报社有史以来第一次组织融媒体团队参与报道,但是很遗憾我没能奔赴前方,只能承担后方辅助工作。说实话当时有些许的难过,也在埋怨自己的不优秀。但这,或许就是后来化为我前进新动力的决定性因素吧。

  当时留在后方的我们,承担起一项新任务,这个任务就是后来一炮而红的《小鹿看全国两会》。任务的开始没有策划,没有指导,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个什么节目,也无法发表建议。当时的我、宋蕾蕾、刘晓伟都很迷茫,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们去找记者部的董老师,因为他算是“老新闻人”了,对全国两会的政治内容敏感度,把握得要比我们好。后来的每一期也都是在记者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播报的。内容搞定了,接下来就是技术了。因为这次的播报不是普通的新闻播报,而是要搭建一个虚拟演播室,主持人需要在绿箱完成录制,后期制作合成,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后期。

  在两会期间,我们也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策划、选题、研究、制作。白天全国两会开会的内容,晚上经过筛选、总结、审核就到凌晨,我拿到稿件到录制结束已经半夜一二点,然后带着当时的实习生李静和袁志伟,整个团队开始了通宵制作。

  就这样《小鹿看全国两会》的第一期节目在3月4日和观众见面了。虚拟技术重磅推出“黑科技”融媒体产品,以主持人出镜口播两会热词、解读代表委员提案的方式,瞬间火了。我们的节目得到了一致好评,我们的努力和辛苦在那一刻也得到了巨大的安慰。疲惫不堪的大家瞬间燃起了斗志,在两会期间,继续挑灯夜战完成了后面的4期节目。《小鹿看全国两会》的5期节目持续提升了两会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也打响了新甘肃的影响力。那一刻的影响让我坚定了自己要做好一个新闻人的信念,坚定了自己在本职岗位上一定要发光,发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    

  很感谢这个“家“,让我在这里奋斗着,感悟着。我很庆幸,在我浮躁、任性的阶段,曾受到过不少领导、前辈、同事的教诲,醍醐灌顶。每一次谈话,每一个主题,我都记在了心里。人可以不是很优秀,但不能不会领悟。每经历一件事情,就要有一点点的进步,人生的路才会走成一个上坡路。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是前进、成长路上,一位新闻界的前辈送我的一句话,我把它烙在了心里。努力和自己的大大咧咧抗争,试着将严谨内化成一种素质。让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一点,让每一步都是向上的姿态。努力比天赋更重要,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我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一步一个脚印也可以走远,相信这一路上都是最美的风景。

  一往情深,念永恒。我很感激这个让我实现梦想的“家庭”,当初坚定地选择了我,那么我也会选择一直陪伴他,一路同行,荣辱与共。

  (作者:视听部主持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