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新闻

用“上海声音”讲述敦煌故事——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回家记

 2019/09/12/ 14:4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秦娜

用“上海声音”讲述敦煌故事

——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回家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上海,敦煌。一个是东部繁华大都市,一个是西北戈壁小城,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个地方,却因为一位学者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她就是“敦煌女儿”樊锦诗。

  50多年前,25岁的上海姑娘樊锦诗从北大毕业后,来到心心念念的敦煌,从此“择一事,终一生”,守护莫高窟半个多世纪,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50多年后,上海老乡茅善玉带着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回到故事的发源地甘肃,用地道的“上海声音”讲述敦煌故事,感动了每一位甘肃观众。

  从此,两个人、两座城,因为一部剧,走得更近、联系得更紧;从此,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传得更远。

  回家:一次感动之旅

  回家的路,再远,也注定是一条温暖的路。

  9月3日,受省文旅厅邀请,上海沪剧院携《敦煌女儿》来到甘肃,作为“一会一节”的闭幕演出在兰州首演。

  9月8日,《敦煌女儿》移师敦煌,在敦煌大剧院献上了荣归故里的“处女秀”。当晚,樊锦诗与来自海内外的敦煌学研究专家、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以及敦煌文化和艺术爱好者一同领略了“上海声音”的魅力。演出结束后,樊锦诗走上舞台与主创团队交流合影,现场观众再次以雷鸣般的掌声向樊锦诗和演员致敬。

  9月是收获的季节,沪剧《敦煌女儿》的“回家”之旅,收获了甘肃观众的肯定,也收获了继续做好剧的信心。

  缘起:让更多人了解敦煌

  感动的源头还是感动。

  时间倒回到2012年,茅善玉还不认识樊锦诗,甚至对敦煌也没有太多的了解。而这一切都因为一篇新闻报道而改变。

  “当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解放日报》上读到了一篇关于樊院长的报道,非常感动。”茅善玉回忆。

  那些日子,茅善玉思前想后,一直琢磨着能做些什么?没错,她想要做一部剧,用艺术的形式把樊锦诗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上海人听,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

  后来,茅善玉通过朋友辗转联系到樊院长,并转达了自己想创排一部关于樊锦诗的沪剧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樊院长一口就回绝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需要用剧来表现”。

  “出师不利”并没有让茅善玉放弃。她想如果能见到樊院长,当面聊聊自己的想法,结果可能会不一样,但是苦于没有机会见到樊院长。就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茅善玉在想,会不会在会场遇到樊院长呢?可2000多人的会场,想“不期而遇”太难了。

  也许真是应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大会开幕前,茅善玉仍在四处寻找,正想着,只见一位清瘦的老人优雅地从远处走来,“这不就是樊院长吗?”茅善玉“认识”很久的敦煌大学者就这样出现在眼前,令她欣喜不已。

  茅善玉没有贸然打扰,直等樊锦诗在她前排落座,才定定神上前打招呼。同是上海老乡,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但当茅善玉表明心意后,樊锦诗依然坚持最初的想法。后来,茅善玉说:“我们也是想通过您的故事,表现几代敦煌人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或许就是被这句话打动了,樊锦诗沉思片刻后说:“这个倒是我希望的。”

  也就从那时起,两人结下了忘年之交。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