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美文欣赏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治沙六老汉

 2019/08/23/ 10:4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李成龙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治沙六老汉

  李成龙

  治沙六老汉,古浪县土门镇之石满、贺发林、张润元、郭朝明、罗元奎、程海是也。父辈创业八步沙,儿辈建成绿长廊,孙辈进军黑岗沙,皆为沙而战焉!

  甘肃古浪,史称苍松。顾名思义,曾经山青林茂;随序变迁,近代生态退化。处河西走廊,山川沙三分各一。朔北亘八十里大沙,每每闻风而动;东西卧百千米黄龙,常常卷土而来。传说黑风暴造孽沙洲城,一夜间唯留遗迹照子树;曾见黄沙浪翻越大土沟,二月天流沙阻断古靖路。夜里风狂沙骑墙,早晨起来驴上房。沙进人退,以一年十米南移,大有压倒砚山之势;祸及田舍,致三年两头遭灾,是为斯地心头大患。

  时际春风化雨,欣逢改革开放。古浪推行联产到户,土门提倡承包植树。悉知造林绿化,乃造化之育;是以播功植德,系播德之幸。岁在辛酉,节至隆冬。迎旭日,四村走出六老汉,签下一纸承包合同,尽显赤子情怀;望秋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万众惊喜目光,期待绿色希望。

  扛一张锨出门,向八步沙进发。挖洞穴作屋,如地鼠蜗居;垒砖石为灶,和沙粥共食。脱千层皮,植万株树,心寄希望发绿芽;走十里路,拉一桶水,口忍干渴浇红柳。多少坚守,百忧感其心,盼降水于瀚海。

  耕田一茬,春种秋收说丰歉;栽树两年,冬去春来论死活。大风起兮,几经失土;小树惨也,七成干枯。惜哉!详观其景,悉求奥秘:有野草做伴,得小树为生。遂以麦草为料,施以方格固沙。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几许年,几万亩,种上植被固沙包。于是乎,八步沙树绿了,成为高档名片;悄然中,六老汉头白了,尽显奉献精神。

  昔日之沙丘,今朝之林苑。游子归来,竟不相识。眼前黄夹绿,草木相济;坡上树固沙,乔灌结合。叶茂春华,果累秋实。花棒缀粉,柠条吐黄,红柳泛紫,既固沙而又为房梢,以供三乡;白榆撒钱,酸刺挂珠,沙枣溢香,随播绿而绽放绚丽,幸见五彩。栽下万亩林,引得百鸟来。鹊登枝以报喜,鸠鸣唱以贺耕,蝶翻飞以传情,蜂来往以酿蜜。好一派风光,与黄花紫陌成景;喜万家灯火,同移民新村共荣。

  忽一日,有老者不得起身,于榻前,唤儿孙留下遗言:父无家产千文,唯留沙滩一片。愿儿以子孙无穷之力,替父继余生未竟之志。子承父志,弃公职于不顾;儿尽孝道,尊严训而力行。

  治沙伟业,由六老汉奠基,造林者造福;开拓丰功,经三代人传承,治沙乃治穷。缚住八步沙,以麦草为线,缝十字刺绣,编织锦幛隔离带;翻越数道沟,向黑岗进军,治三大风口,推进生态公益林。改革体制,走现代企业经营之路;引进技术,用科学管理创造效益;流转土地,以推动林农产业发展;多种经营,使后续投入得到支撑。种梭梭嫁接肉苁蓉,地上地下共生;栽枣树种植红枸杞,治沙致富双赢;下林地放养溜达鸡,此乃一举多得;上项目邻近阿左旗,实属两地受益。

  高山景行,感天动地;时代楷模,催人奋进。矢志不渝一件事,三代人乃当代治沙愚公。昔日愚公曾云:子子孙孙无穷尽,挖山不至,何苦不平?今夕英模明志:生生世世有雄心,治沙不停,岂能无功?如此代代相传,有志于桑梓,沙害将一去不返,古浪风和景美;斯事人人颂扬,无愧于闻望,精神永垂青史!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