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戏剧影视

【视点】金城舞台 秦韵悠长——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

 2019/07/05/ 08: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石小军

《青铜峡》剧照

《八月十五月儿圆》剧照

  坚守秦腔这片“土地”

  艺术节期间,在兰州音乐厅举办了大师讲堂,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主讲,探讨分析当下戏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作好的作品?这是一个意识问题,好戏的概念是流动变化的,既可以说群众爱看的戏是好戏,能够传承戏剧剧种文化的戏是好戏,记录时代发展变化的戏是好戏,有生动人物性格的戏是好戏,这都是好戏的标准。以往的传统戏怎么看,内容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由于演员精彩的创作,大家看的是‘活儿’‘技巧’,这样的戏就是好戏。但如果今天创作的新戏仅仅满足于看‘活儿’、看‘技巧’,或者只是反映当代生活而没有‘活儿’,没有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明显的特点,同样也得不到观众的喜爱。”崔伟说。针对现实题材创作的问题,崔伟认为,有些作者面对此类题材片面讲求真实,畏首畏尾,从而导致作品创作桎梏太多,“戏曲就是要在美的前提下表现真,而不能只用真去表现真。”

  艺术节组委会还组织西北五省区剧协、参演院团一起进行了座谈,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人才问题。

  “没娃!”陕西省剧协秘书长郗恩信用急切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去学戏,导致戏曲人才出现了断层。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演出分公司王群也说人才断档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易俗社在某些情况下也要“借人”演出。定西市大众秦剧团副团长贾富海介绍创排《许铁堂》的过程时也感叹民营剧团排大戏、好戏更加不易,除了资金,主要还是缺人才。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人才缺乏的窘境,有关部门正在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潘增耀认为,院团办班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持研究院的整体风格,让秦腔事业滚动有序地向前发展,这次艺术节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带来的青春版《杨门女将》全部由十七八岁的孩子演出,目的就是“给娃们多一些展示的机会”。通过派优秀人才到中戏进修,办创研班、组建秦腔鸿志班等多种形式,力争在短期内培养一批秦腔人才,这是宁夏剧协秘书长李岩带给大家的一个好消息。甘肃省剧协主席朱衡动情地说:“秦腔是西北人的声音。”他表示,坚守这片“土地”,是艺术家的责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剧协副主席、猛进秦剧团团长王瑛说:“秦腔是根,要把根留在心里。”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