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美文欣赏

【甘报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奉献甘肃乐无穷

 2019/04/08/ 10:0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于清潍

【甘报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

奉献甘肃乐无穷

  于清潍

  1967年12月24日,在我的一生中是一个记忆最深刻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小组的颜应伯老师告诉我:“你已分到《甘肃日报》编辑部工作,请你尽快去甘肃报到。”我一听这个消息,高兴得连跳三个蹦子,立即去上海火车站购买了到兰州的火车票。我之所以这样高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了我建设边疆的理想,根据学校最初的分配方案我是留校工作的,但我坚决不留,多次向系领导提出要响应党的号召,党员带头到边疆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系领导看我去边疆的决心很大,就重新调整了分配方案,将我改派到甘肃去。二是圆了我当记者的梦。早在我上中学时,我就给当地报纸写稿件,中学6年,我在当地报纸上发表新闻稿件50多篇,是当地有名的“学生记者”,从那时起,我就立下了这样的志愿:大学毕业后,一定要到报社工作,当一名出色的职业记者。

  1967年12月28日,我告别了繁华的上海,跨进了甘肃日报社的大院,成为一名正式的省报记者了。报到后的第二天,报社就派我和评论组组长杨文彬老师一起去进行一个大会的采访,我执笔写消息,杨老师写社论。我对采写这样大型会议的报道还不熟悉,不知怎样下笔。杨老师就认真地给我讲解写什么内容、怎样写。我凭着“学生记者”的写作功底,很快就把稿子写好了。杨老师看了既惊讶又满意,只改了一遍,就连同社论一起发到总编室了。第二天,消息和社论都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消息发了头题,在社内反响很大。下午在编辑部大会上,我得到表扬了。这对我的鼓励特别大,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白天外出采访,晚上回来加班写稿子,几乎天天如此,不仅不感到苦和累,反而觉得十分充实和快乐。

  为了尽快提高我的编采水平,部里专门安排老记者李凡英老师带我外出采访。那时候记者外出采访主要骑自行车。李老师是位女同志,不会骑车子,她只好坐在后座上,我骑车带她。有一次,我带她去雁滩乡政府采访,路上因躲避对面开来的大卡车,我过度紧张,自行车摔倒了,李老师从后座上摔了下来,她再也不敢坐自行车了,我只好推着自行车和她一起走到采访单位。半年后,我能独立采访了,就一个人骑上自行车外出了,早上一早出门,晚上八九点才回来,洗完脸后再加班写稿子,心里感到特别畅快。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地按时上班。

  一年以后,我的编采业务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独立完成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采访。这时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到地州记者站工作。当时报社的规定,凡是驻站记者必须是副处级的老记者,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新闻界的一名新兵,但我不气馁,一面软说硬磨,一面写决心书贴在编辑部大楼外墙上,争取老记者的支持。这个办法还真奏效,最后我被破例派到当时缺人的天水记者站。从编辑部到记者站,一人独当一面,与基层零距离接触,同群众面对面交谈,锻炼的机会更多更大了,业务能力的提升也就更快了。刚开始对农村不熟悉,稿件发的少,两个月以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天天有我的稿件,有时一天有两篇。在天水记者站干了十个月,因工作需要调回编辑部上夜班。当时感到驻站的时间太短,锻炼还不够,真不愿意离开记者站,将来如有机会,还要争取到记者站工作。后来这愿望终于实现了,报社又先后派我驻张掖记者站、陇南记者站,加上平时经常下乡采访,使我有机会跑遍了全省广大的农村和城镇,从千里河西到陇东旱塬,从陇南山区到甘南草原……我熟悉了基层情况,积累了大量的新闻素材,发表多篇各种形式的新闻稿件。各个县区在甘肃什么方位,大概相距多少公里,有多少人口,主要经济特点是什么,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哪里,我都能熟练地背出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改革措施,我深入到包产到户比较早且取得显著成效的陇南山区,采写了《分散的果树包到农户管理好》《农贸市场应该开大一点管活一点好》,在西固区采写了《高学兰养鸡对不对》包产到户的先进典型,在《甘肃日报》刊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对全省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在采访过程中,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也选择一些负面的典型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我在陇南驻站期间,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采写了一些批评性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受到群众的信任和称赞。当时《甘肃日报》群工部专门开辟了“读者来信”专栏,主要刊发舆论监督稿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我从采访第一线调回编辑部当编辑,先后在农村部、记者部、群工部、出版部、广告处工作过,几乎把编辑部的每个业务部门都走了一遍,最后到记协和新闻研究所,从事新闻理论研究,还编辑出版了十二本新闻专业书。

  2000年11月,60岁的我正式退休了。但我退而不休,继续奋战在新闻战线上。转眼19年过去了,退休时自定的三项任务基本完成了。一是先后创办过五份杂志;二是教书育人,2002年至2009年,我应聘到西北师大知行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八年;三是编书,通过编书,既为我的新闻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也为《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献上一份礼物。报社一些老同事问我:“当年你年轻时,繁华的上海你不留,偏要来甘肃默默奉献了一辈子,现在想起来你不遗憾后悔吗?”我高兴地说:“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是甘肃这片热土成就了我的事业,是《甘肃日报》这个新闻平台圆了我的记者梦。这样的人生其乐无穷,其甜如蜜。”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