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资讯

长城文脉历久新

 2024/08/19/ 09:3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邱暄美 谢志娟 张文博 徐俊勇 崔亚明 董文龙 牛巧丽 每日甘肃网记者 景永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邱暄美 谢志娟 张文博 徐俊勇 崔亚明 董文龙 牛巧丽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景永鹏

  甘肃,长城资源大省。

  跨黄河,踞高原,翻雪域,越沙漠,千里陇原,长城依山随势,起伏连绵。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陇原儿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历史机遇,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做好长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挖掘长城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长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嘉峪关关城。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毛富

  跨越千年

  古老长城在陇原巍然屹立

  万里长城,犹如巨龙。甘肃境内现存长城共3654公里,规模居全国第二。现存遗迹主要是战国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在甘肃。

  从临洮县城驱车出发,向北30分钟就到新添镇。我们跟着新添镇文旅服务中心主任潘世虎,从皇后沟穿过村庄,到杀王坡山脚下,再沿着陡峭盘山路而上,穿过南坪村,便抵达望儿咀——这里有战国秦长城第一个烽火台遗址,望儿咀因此被确认为战国秦长城的西端起首。

  “‘望儿咀’‘杀王坡’‘皇后沟’,这些地名和扶苏、扶苏母亲等历史人物相关……”放眼望去,崇山险峻、洮河委蛇,听着潘世虎的讲述,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狼烟四起、风云激荡的时代。

  战国秦长城从望儿咀向东南蜿蜒而去,经城墙湾、万长岭,延伸至水泉长城岭。长城岭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长约1700米。记者看到,这段长城为夯土结构,残高约2.5米、宽约5米,墙体旁边不仅植有防护林,还有铁栅栏与道路相隔离。

  长城文保员罗科一有时间就去仔细巡查,遇到破坏行为及时劝阻,遇到墙体自然剥落、坍塌第一时间上报。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甘肃境内战国秦长城走向清楚,起于临洮望儿咀,经渭源、陇西、通渭、镇原、华池等地,沿途长城遗迹众多,历史文化价值重要。

  穿过乌鞘岭,沿着连霍高速一路西行,车窗外不时闪现长城的身影。汉长城、明长城如穿行“走廊”的两条长龙,时分时合、时隐时现,迤逦前行。

  山丹县素有“甘凉咽喉”之称,境内现存汉明长城总长365公里,遗址类型丰富且留存较为完整,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在山丹县登上老军乡丰城堡一处名叫金山子的山丘之巅,一座高约5米的汉代烽燧,历经岁月沧桑,顽强矗立。从金山子极目远眺,汉明长城相隔数十米,并驾齐驱、相偎相依、若即若离,向东进入大山。

  “你看,汉明长城其实很好辨认,高于地面的城墙是明长城,而壕沟就是汉长城。”山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翟继宗介绍说。

  “壕沟,也是长城?”

  这与汉长城丰富的构筑形态有关。汉长城,准确称谓叫汉塞。它并非都是土墙,而是根据地形,利用险要,或筑墙,或挖沟,还有建烽燧、坞障、方城等。

  沿着长城东行,不远处的硖口古城,曾是扼守河西长城的险要关隘。

  长城文保员帖国俊正在这里巡查。

  “现在,我时常把后辈们带到这里转一转,讲一讲长城的故事,引导他们爱护长城。”和老帖一样,许许多多长城保护员,用行动守护着身边的长城。

  汉长城在甘肃境内全长1400多公里,从永登县一路向西横穿河西走廊,一直修到敦煌湾窑墩。明长城则沿袭汉代的路线,沿黄河经兰州,向西绵延1738公里,最终抵达嘉峪关南侧的讨赖河畔。

  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强长城管护力量,除各级管护机构工作人员外,聘请了1522名长城保护员,将全省长城分3852个点段看管巡护,构建起了长城县区、乡镇、村组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保护网络体系。

  通盘谋划

  开辟长城保护传承新格局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新时代,如何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赓续中华根脉,是文物保护面临的新课题。

  甘肃通盘谋划描绘蓝图,创新破题书写新篇。

  2021年12月,甘肃印发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明确“338”总体空间布局,即建设3个核心展示园,3个风景道示范段和8个长城特色资源展示点,打造分层次多元化的展示体系。

  嘉峪关长城文化价值高、基础条件好、展示资源丰富,被确定为“明代雄关”核心展示园。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淑敏说,嘉峪关市积极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已完成关城景区绿化美化和环境风貌提升改造项目,恢复九眼泉湖及周边历史环境风貌,成功入选“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从新河驿长城口到硖口,长城保存较为完好,正是‘甘凉咽喉’风景道示范段。”山丹县汉明长城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白玉章介绍说,山丹县着力打造长城集中展示区,已建成长城展示服务中心、巡查步道、导览标识和驿站系统等基础设施,汉明长城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加快建设、初具雏形,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串联整合,散落于历史角落的文化标识、精神特征得以重聚、关联、织补,开启了长城文化遗产系统化保护传承新篇章。

  顶着炎炎烈日,嘉峪关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张翔和同事侯凌静、陈颖,用远距离裂缝测宽仪监测关城城墙上裂隙的变化情况。

  “夯土墙体很多细微的变化,肉眼很难观察到,通过科学仪器则一目了然。”张翔说,这些年,他们利用科学仪器经常给长城“体检”,实现了文物保护数据的精准监测、采集和整理,进而实现了长城的高效修缮和预防性保护。

  精准细致地开展监测工作的同时,科学严谨的研究性修复保护工作也在加速升级。

  在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内,研究人员通过对一段1∶1复制的夯土城墙施加风吹日晒雨淋等温度湿度影响,实时监测样本数据变化,预演数年后长城文物和文化遗产可能产生的病害。

  “长城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感触颇深,“为了让长城‘青春常驻’,甘肃在科技创新上下了大功夫,突破并掌握了很多土质长城保护关键技术,给长城保护提供了技术底气,让古老长城在数字技术中获得‘新生’。”

  从通盘谋划、一体推进,到科学监测、全天候守护,再到预防性保护、研究性保护,甘肃开辟了长城保护传承新格局。

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拍照留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伊星

  研究弘扬

  凝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

  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在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举足轻重。

  为加强长城保护和研究,在甘肃各地,一批长城保护管理研究专业机构应需而生。

  “在保护中研究,在研究中保护。长城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院长李进贤说,嘉峪关市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深度挖掘长城文化,不断丰富长城文化内涵,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专题讲座、开展研学等方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大故事”。

  “临洮是长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长城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临洮县长城文化研究院院长杨海东说,临洮高度重视长城研究及保护工作,组织专家学者,用3年多时间编辑出版了近27万字的《临洮县长城》一书,从多方面多角度全面记录反映了临洮长城保护研究利用全貌,并附大量图片资料,为研究战国长城奠定了基础。

  推动多个长城研究项目纳入全国长城考古中长期工作计划;进一步廓清长城沿线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进程和相互关系;组织出版《居延汉简通论》《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临洮战国秦长城 山丹汉、明长城调查报告》等一大批专著……近年来,甘肃在长城历史文化体系性发掘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要彰显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需要专业机构研究发掘弘扬,更需要社会大众走进参观体验,品味更近、更亲切、更具时代感的长城,方能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磅礴力量。

  山丹汉明长城博物馆,通过大量珍贵的长城文物和精美的模型、图片和精巧布局陈设,系统反映了长城的修筑历史背景、建筑技术以及文化价值。

  “长城博物馆最重要的文物应是长城本体,我们无法将其搬入馆内,就通过借景和框景的手法,将实体长城巧妙‘引’进来,使其成为不在馆内的镇馆之宝。”讲解员陈怡冰介绍,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研学活动,让学生、游客能够更加生动地体验和理解长城的文化内涵。

  “在与长城近距离接触中,同学们深入了解长城修建的历史意义、建筑特点,深刻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艰辛、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云南大理英才小学教师马思晗带领30多名学生在山丹开展长城研学活动。

  6月23日,“丝路行·长城谣”2024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联盟大会在嘉峪关启动。活动中,港澳及嘉峪关三地青少年一同攀登长城、交流学习,沉浸式感受悠久厚重的长城文化。

  “嘉峪关长城不仅是一道防御工事,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令人震撼。”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大一学生魏绮雯说,“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伟大,也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

  当前,有关长城文化的研学活动在甘肃多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看长城身上烙刻的文明印记,听长城背后堆叠的中国故事,让长城承载的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更加鲜活丰满地存世、传世。

  讲好故事

  让古老长城绽放时代新韵

  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生于关城下,长在长城边,看到总书记给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心情同样激动,备受鼓舞。这些年我们把长城保护得非常好,吃上了旅游饭,大家都尝到了甜头。”夏日中午,嘉峪关关城脚下的嘉峪关村,蔺晶正在向游客推荐招牌菜。饭菜飘香,他家经营的“农家乐”,游客坐得满满当当。

  在嘉峪关村,80%的村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2023年嘉峪关村人均收入达到2.8万元,较2019年提高了8000多元。

  为了更好地守护长城,山丹硖口村原党支部书记方伟带领村民在长城边植树造林。十年,硖口村林木绿化率从不足5%提高到59%。长城保护越来越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子也越来越兴旺,方伟心里乐开了花。

  长城,一头连着文化之“承”,一头连着发展之“成”。这样的故事,发生在长城脚下的村落,也发生在更广阔的地域。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甘肃各地积极做好“长城+”大文章,不断创新形式、拓展功能、加强传播,推动长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长城遗产的活化能力持续喷涌。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首部长城史诗剧《天下雄关》在嘉峪关精彩上演,场场游客满座,好评如潮。

  “本剧以长城文化、边塞故事为底本,采用情景歌舞特技等多种表演形式,立体多维展现长城文化。”《天下雄关》剧目负责人袁浩表示,用舞台艺术讲述长城故事,以情动人、以文化人,让长城精神绵延、让长城价值闪光,正是《天下雄关》的使命所在。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推广中心主任殷婷茹介绍,近年来,嘉峪关市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积极实施“旅游+”战略,文体、研学、低空、夜间等多样化旅游业态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共接待游客895.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

  “保护好长城遗迹,让长城文化‘活起来’是我们的光荣使命。”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程亮表示,将按照“科学规划、整体保护、分段管理、保用结合”的原则,全面提升全省长城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综合水平,让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的长城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在厚植文化自信、凝聚磅礴力量的奋进征程中点亮美好生活!

  守望历史,放眼未来。古老长城在岁月点滴中永续长存,陇原儿女奋力赓续千年文脉,谱写着新时代壮丽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