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资讯

【文化中国行】敦煌之音 唱响丝路文明——瓜州敦煌双城春季系列采风拍摄宣传活动侧记

 2024/04/25/ 11:2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苏家英

【文化中国行】

敦煌之音 唱响丝路文明

——瓜州敦煌双城春季系列采风拍摄宣传活动侧记

《乐动敦煌》表演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一路向西,沙“鸣”声声,驼铃阵阵,人声喧腾。敦煌之音,奏响丝路文明,连接过去、现在与将来;敦煌之音,让更多人听到精彩的中国故事,引起世界的共鸣。

  4月14日,以“诗意甘肃·情暖瓜州”为主题的瓜州敦煌双城春季系列采风拍摄宣传活动在瓜州县启动。4月16日至17日,由媒体记者、摄影师、网络达人等组成的创作团队由瓜州再向西行进百余公里,遇见大美敦煌。

  听,关塞之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玉门关是古代军旅诗、边塞诗和送别诗的典型意象之一,受到众多诗人的偏爱。

  刚因扬槌击鼓声豪情顿生,又被一曲《阳关三叠》的苍凉古意湿润了眼眶。唐代锣鼓喧天、旌旗猎猎的入关仪式,以及查验身份、核对关牒、饮酒对诗的出关仪式,在阳关复现。过了阳关,可以看到阳关景区内历史遗迹遍布——阳关遗址、阳关烽燧遗址、丝绸之路南道遗迹、汉渥洼池遗迹、古塞墙遗迹、古墓葬、古窑遗址等。

  出入关仪式、彩陶绘制、拓片制作、壁画临摹……在阳关景区,一场研学活动正在举行。

  “经过不断探索、深入挖掘,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与阳关有关的研学素材,阳关研学基地应运而生,学员们可以通过听、看、参与、体验、感受,全方位了解丝绸之路文化、两关长城军事文化和边塞地区文化的风貌特征。”阳关景区副经理、阳关博物馆副馆长吴丰萍介绍,阳关景区是由汉唐历史遗迹、大漠自然风光、生态农业观光以及阳关博物馆等景观构成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先后被确立为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华非遗旅游目的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华诗词研究创作基地等。

  “曾经,作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阳关长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迎送往来的使者,保护过路的商旅,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虽然在历史中沉寂过一段时日,但如今,阳关内外,游人不绝,繁华再现。”吴丰萍说。

  听,乐舞之音——

游客在月牙泉景区身着“飞天”服饰拍照。

  敦煌,除了那精彩留存的壁画,乐舞之美何处去寻?2023年6月,经过5年的潜心打磨和匠心创造,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恢宏呈现,以“乐、舞、诗、画”为钥,开启千年穿越之门。常态化演出至今,广受观众喜爱与赞扬。

  飞天伎乐、望之云表,无量乐器、不鼓自鸣,霓裳胡旋、纵横腾踏,反弹琵琶、回雪飘飘……《乐动敦煌》让敦煌古乐器和乐伎从壁画中走出来,再次奏响天籁一般的敦煌古乐,让敦煌古乐跨越千年重获新“声”。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敦煌乐舞盛宴。虽然这趟旅程我们还没有去敦煌莫高窟,但看罢这场演出,已经对莫高窟壁画有了初步的认知。莫高窟壁画的精华部分,借助高科技手段和演员的精彩演绎,在我们眼前立体延展开来,同时剧场内大量复刻了佛龛、莲花台、藻井等特色形制,让我们‘一眼入境’,带我们走进历史深处,触摸文明脉动。”浙江游客王松携家人观看《乐动敦煌》后,发出赞叹。

  剧终人未散,《乐动敦煌》主剧场外的上元市集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是以古丝绸之路文化交融为背景打造的丝路非遗文化互动街区。市集建成了东市汉唐街、西市西域街和中心美食市集广场,设立了云阙飞仙牌楼、宾至叠瀑、云阙仙宫、上元安康踏歌台等特色景观,让刚观看完演出的游客仿佛置身“商旅不绝于途”的繁华景象中。

  听,大漠之音——

  4月15日晚,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夜空上演了一场以“春到敦煌”为主题的无人机灯光秀。以灯光为笔作画,飞天、九色鹿、骆驼、鸣沙山、月牙泉等敦煌元素的图画闪耀夜空,给游客带来一场科技感与艺术感十足的视觉盛宴。

  4月16日早上,活动创作团队再度走进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见沙泉共处、妙造天成,听风响沙鸣、驼铃悠悠。创作团队成员与游客一道,体验滑沙、沙漠越野,乘坐滑翔机和直升机俯瞰沙漠绿洲。换上“飞天”服饰翩翩起舞、“打卡”拍照,体验感“拉满”。

  “西北民风淳朴,自然风貌别具特色,这是我们旅行团一行70余人的共同感受。这次,我们用四天三夜的时间,由戈壁滩起步,徒步行至大漠,一路畅行一路歌,在最后一站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摇身一变成‘飞天’,拍照打卡,敦煌之旅圆满收官。”在摄影师引导下,广东游客杨海坤“现学现卖”,摆出几个“飞天”经典动作,有模有样。

  听,文化之音——

热闹的瓜州新州里夜市。 本文摄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4月16日,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文博学馆沙文化课堂,教师董怡给敦煌四中的学生们讲解制作沙画的技巧。学生们感受一捧捧细沙在手中的形态变化,体会沙子从手中滑落成画的节奏感,以洒、抹、擦、点、按、划、漏、勾等基本手法,从简到难,创作出大漠、胡杨等西北特色景物。

  “近年来,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文博学馆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深挖敦煌文脉,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导向,以敦煌地域文化为载体,通过教、学、做合一理念,策划开发了书画、泥塑、陶艺、非遗四大类型的研学课程。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往来不断。”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文博学馆负责人张宁介绍。

  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永久性场馆,整个建筑群以传承丝路精神、展示丝路文化、汇聚丝路力量为核心。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一场既有“颜值”又具内涵的展览——敦煌文化主题展引人驻足。这场展览从敦煌文化的形成、承载敦煌文化的主体、敦煌文化在新时代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展示敦煌文化的特质。

  敦煌文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毕晓辉告诉记者,“这场展览自去年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起,已常态化对外展出,此后,前来参观学习的各地游客以及研学团队络绎不绝。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讲解服务水平,我们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前往敦煌研究院深入学习敦煌文化,用心用情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一个和声音有缘的城市。山有鸣沙山,风吹沙鸣,怀抱清泉;曲有《阳关三叠》,劝君一杯,常忆故人;更别提敦煌乐舞,以及文化的“古韵”与“新声”……在敦煌,每个声音都是绝妙的故事,每个声音都是斑斓的文化,每个声音都是厚重的历史,洋洋盈耳,娓娓动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