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博之美物

让古籍“活”得更精彩

 2023/12/22/ 14: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康丽萍

【文化视点】

让古籍“活”得更精彩

修复前的清末剧本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供图

修复后的清末剧本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供图

甘肃省图书馆文创

有经验的修复师教年轻修复师“包角”

“我是小小古籍修复师”志愿服务活动

  康丽萍

  面对浩瀚的书海,你有没有想过书的过去和未来?

  看着古装剧中各种形制的书籍道具,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由什么样的人制作?

  去博物馆参观,看着展柜中上百年、上千年的破损书画,你又是否会联想将由谁去修复?

  20万叶珍贵古籍得到修复

  甘肃省图书馆东馆区一楼,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台灯光下,一双手将书页小心翼翼打开放在补书板上,在蛀洞周围抹上糨糊,用同色纸对着纸张纹路,按在破损的洞上,然后依糨糊湿印把多余的纸撕下……一个一个反复进行,直到全部补完,再经过喷水倒平、裁齐、折页、装订等步骤,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本虫蛀的古籍就修好了。

  古籍修复的要求是“修旧如旧”,即最大限度地保留古籍的原始面貌。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修复师们用真诚与热爱为古籍筑起了生命传承的桥梁,他们就是“古书医生”。

  甘肃省图书馆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保护单位,古籍修复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师有宽先生、何谋忠先生为代表的古籍修复技艺人,先后积极致力于古籍修复、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修复技艺传承等工作。

  2009年,甘肃省图书馆响应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成立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并开展古籍修复工作。首先修复的是一批戏剧剧本。剧本以蝇头小楷或行体行书抄写而成,封面或正文前后标有抄写年代、抄写人及收藏班社等,但破损严重,装帧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修复难度非常大。2009年至2013年,经过4年时间,共修复了478种,481册,12916叶,全部采取“金镶玉”装。这批剧本的修复完成,为甘肃省地方戏剧的研究和戏剧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中一些经典曲目经过重新编排已被再次搬上戏曲舞台。

  “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这是明代周嘉胄对古籍修复师提出的要求。经过修复师的“巧手”,一本本破损的古籍得以“延寿”,2009年至今,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先后完成馆藏善本、河西宝卷、戏曲抄本、名人手札、家谱、拓片、古旧字画修复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修复项目”“甘州区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修复项目”等,修复古籍逾20万叶,是全国古籍修复的重要力量。

  从试帖诗中看古人生活

  自2015年11月中旬至2016年3月底,甘肃省图书馆实施了“甘肃地方名人手迹修复项目”,修复手迹70余册/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对求古书院和兰山书院65件试帖诗的修复。这批试帖诗为折装,折数不一、大小不一,纸张薄、软,不利于翻阅。封面上有书院名称、考试等次、考生姓名等信息,就像现代学生们考试要写学校、姓名、考生号一样。

  兰山书院曾是清代甘肃最大的省立书院,故址在今兰州市秦安路兰州三中校园里。求古书院地址在兰州市贡元巷。甘肃创办书院的历史约始于明代,清代为盛,两朝共建书院百余座,兰山、五泉、求古、皋兰四大书院是清代兰州四大书院。书院的教学工作是为科举考试服务的,所设课程是为写八股文、试帖诗而服务的,八股文和试帖诗是科举考试的必做文体。明清时期的乡试、会试均有三场考试,考生一场考试就要在号舍里连续待上三天两晚,三场试下来就是九天六晚,而1.3平方米的号舍就是标配。你能想象在这狭小的空间中挥洒文采的场景吗?只有亲眼看过、修过附注心血的文章,或许才会更理解孟郊《登科后》中“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心情。

  在修复过程中,修复组整合了专家们的建议,并根据本馆藏书特点和读者阅读需求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首先对破损试帖诗进行修复,压平整后将所有试帖诗集中到一起,找出最大试帖诗并按其尺寸规划封面。为防止读者在翻阅时对试帖诗造成二次损伤,也为了存藏方便、好拿取,所以封面的制作区别于传统的经折封面,采用一整块蓝布包裹封面、封底,再将试帖诗尾页背面点粘在封底上,这样,所有的试帖诗在外观上都是一样大小,也为以后制作函盒提供了方便。

  “古书医生”队伍不断壮大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面向全省开展了古籍文献抢救修复和师带徒修复人才培训工作。

  作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的甘肃传习所,不仅承担着全省古籍修复工作,还肩负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承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传习所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有以师带徒、构建传习网络、馆校携手共育古籍修复人才、发挥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职能举办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等多种方式。

  在甘肃传习所,修复师们以传统的“口手相传”的方式传承古籍修复技艺,导师师有宽已收徒20人。很多人不理解现代科技已经比较发达,为什么不能用科技手段代替传统手法?古籍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卷帙浩繁、内容丰富,但因各种原因部分遭到了损坏,留存下来实属不易,古籍修复讲求“过程可逆”“最小干预”等修复原则,如果采用不确定的技术手段予以修复,就会造成“不可逆”,使其无法恢复,所以,古籍修复基本上仍然采用修补手段进行修复。

  同时,为了推进全省古籍收藏单位顺利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培养各系统和基层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甘肃传习所探索出古籍修复工作与技艺传承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省范围内逐步设立传习点,建立本省古籍修复工作网络,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和抢救性修复重点文献的同时传承古籍修复技艺。2017年,甘肃传习所第一家传习点在天水市图书馆设立,正式开启甘肃省古籍修复工作与非遗技艺传承的新模式,如今,天水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已经步入正轨。2019年,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省调研了一批有条件开展古籍修复的单位,最后,设立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现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陇西县图书馆、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图书馆7家单位为传习点。至此,甘肃传习所传习点数量达到8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网络也逐步建立。

  为培养高素质的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才,积极推进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2021年、2023年,甘肃省图书馆先后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通过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在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修复科学研究、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进行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年轻、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奋力谱写我省公共图书馆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新篇章。如今,两所院校的部分学生已经进入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甘肃省文博中心开始了古籍修复工作。她们还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型媒体手段记录和发布工作日常,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古籍修复。

  甘肃传习所在举办培训班上经验丰富,通过举办培训班,不仅为本省培养了古籍修复人才,也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修复人才。2014年至今,甘肃传习所已经承办6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含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举办4期全省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带动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发挥甘肃传习所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在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交流的良好平台作用。

  妙手补千年,全在一指间。时代的发展,对古籍修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随着年轻人才的加入,古籍修复技艺正在迎来传承、发展、创造的新空间。

  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丰富多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古籍保护是手段,传承利用才是目的。如何让古籍“活”起来?甘肃省图书馆积极寻找多种方式,在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和古籍活化上下功夫,让厚重的古籍“活”起来。

  近年来,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中华传统晒书、“非遗过大年”“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等丰富多样的公益推广活动,让公众了解古籍、走近古籍。为扩大典籍活化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重点打造“我是小小古籍修复师”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6月以来,开展了古籍修复演示、线装书装订体验、雕版印刷体验、碑拓、瓦当拓印等为体验内容的活动10余场,社会反响热烈,受到家长、师生一致好评。

  为了做好古籍“活化”与利用,甘肃省图书馆还对包括文溯阁《钦定四库全书》在内的珍贵古籍进行数字化及精选影印,并以馆藏特色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如“蝶恋花”雨伞、文溯阁《四库全书》主题帆布包、纸胶带、错题本、信笺、公文包、书签、鼠标垫等,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为康丽萍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