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陇史

征战张掖 忠诚信仰书写祁连壮歌

 2021/06/03/ 09: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周尚业 周丹波 崔亚明 范海瑞 刘 成

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内的红军雕塑。 新甘肃·兰州晨报记者 裴 强

  浴血征战

  在临泽县倪家营镇汪家墩红西路军战斗遗址,一座黄土筑就的小碉堡挺立着,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弹孔清晰可见。一场风沙过后,四下都落满了沙尘,但这里却被清扫得一尘不染。

  “村民老汪长年义务清扫这里。”当地村干部说,老汪名叫汪永茂,从他爷爷开始,祖孙三代就坚持义务管护倪家营红西路军战斗遗址。

  憨厚的汪永茂嘿嘿一笑,“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汪永茂说,汪家墩自家的土堡是爷爷汪海龙当时置下的家业。“红军来了,爷爷就让红军居住。他们在这里的每次战斗,爷爷都记在心里,后来一次又一次讲给我的父亲,父亲又一次次讲给我们。”

  “红西路军从西洞堡回师,全军指战员集中在我们这里,这是红西路军二进倪家营了。”老汪说。红西路军布防在倪家营方圆10里之地的43个村庄内,与敌人展开了血战。

  1月31日,敌人接连发动三次进攻,每次进攻都使用了两个旅以上的兵力。

  面对敌人的进攻,红西路军沉着还击,英勇作战。但随着战斗的进展,红西路军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子弹、手榴弹紧缺,同时战斗减员也在加快,伤员越来越多,药品断供……

  “在困难面前,久经考验的红西路军将士毫无惧色,仍然以一当十,英勇顽强地打退强敌数十次进攻。”陈金荣说,根据后来现场发掘整理发现,当时的战斗非常惨烈,红西路军将士没有子弹就用刺刀拼,没有手榴弹就用石头砸。

  战斗持续到2月中旬,红西路军在倪家营击退敌人的大规模进攻八九次,总计毙伤敌万余人。但红西路军自身伤亡也很大,兵力已不足万人,病号占三分之一,孤军血战,有耗无补,勉力支撑,处境越来越艰险。

  2月21日,红西路军撤出倪家营,突围至威狄堡地区。敌军尾随而至。22日,红西路军三进倪家营。此时的倪家营经过敌军的残酷蹂躏屠杀,已经是人烟灭绝,房屋倒塌,到处是破砖烂瓦,满目凄凉。

  “我们汪家墩也就是在这次被彻底毁了,当时只剩下眼前这座低矮的小碉堡。”抚摸着布满弹孔的围墙,汪永茂说。

  在倪家营,红西路军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团结一心,手持大刀迎敌而上,与敌苦战50多天,毙伤敌1万多人,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歌。

  3月10日,红西路军突围至梨园口,但还没来得及构筑工事,敌大批骑兵就跟踪追来。

  一场血战随即展开。梨园口内到处都是砍杀声、撞击声。红西路军将士用血肉之躯,靠大刀、长矛、石块与敌展开殊死拼杀。红西路军第9军政治委员陈海松等20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红西路军边战边退,最后转入祁连山马场滩、康隆寺一带。此时,红西路军仅剩3000余人。

  3月14日,红西路军将士集结在海拔4020米的石窝山雪岭上。为最大限度保存现有骨干力量,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作出成立红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剩余部队编为3个支队分散游击等决定。当晚,在夜幕的掩护下,3个支队从东南方的架鸡儿岭一线分路突围。

  红西路军在张掖的革命历史,是一首正气磅礴、浩气长存的壮歌,是一幅慷慨悲壮而催人奋进的画卷。2021年4月17日,在梨园口战斗遗址,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面对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庄严宣誓:肩负时代重任,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努力将前辈开创的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誓言铿锵,在四周的群山中回响,山壁上“西路军魂”四个红色大字在阳光映照下格外醒目,熠熠生辉。

临泽县中小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历史回音

  四代人接续守护烈士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一座丰碑,见证着红西路军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一家四代,用实际行动接续守护烈士墓,让红西路军这段革命历史代代流传。

  在祁连山脚下的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陈德宝、陈榆林、陈宗新、陈梦雪祖孙四代接续守护无名烈士墓,并义务担任宣讲员,弘扬革命精神。

  1937年1月28日凌晨,300多名红西路军在甘州区取得西洞堡大捷返回营地,途经白城子休息之际,被尾追而来的敌人用炮猛轰、机关枪疯狂攻击。缺乏弹药的战士依托白城堡子英勇还击,战至中午弹药殆尽,敌人蜂拥而入,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

  村民陈德宝来到村头,望着战后的惨景,想到红西路军为乡亲们做的好事,感念之情油然而生。随后,陈德宝发动村民们收殓战士遗体,在村头旁边挖了一个很大的墓穴,将烈士们的遗体合葬在那里。

  自此岁岁年年,陈德宝始终守护着这座无名烈士墓,时常给大家讲红西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临终前,陈德宝叮嘱儿子陈榆林一定要好好看护烈士墓。

  数十年来,为了守墓方便,陈家一直住在离墓地不远的农家独院里,期间几次翻修房屋都原地进行。就这样,一家人朝夕陪伴着红西路军战士的英灵,守护着烈士墓。

  1963年,陈榆林的儿子陈宗新出生。自孩子记事起,每年陈榆林都像当年父亲带着自己给烈士扫墓一样,带着儿子陈宗新去烈士墓前扫墓,祭奠英灵。

  2005年,龙渠乡党委、政府多方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筹资对烈士墓进行修缮,重修了烈士纪念碑、公墓和附属设施,王定烈将军为烈士陵园题名。

  龙渠烈士陵园主纪念碑总高9.27米,代表红西路军第9军27团。碑座浮雕高1米、宽2.18米,代表21800多名红西路军战士,浮雕以浴血祁连、白城子战斗、龙渠会议、挥师西进等为主题再现了红西路军在张掖浴血杀敌的场面。

  几十年来,陈宗新为前来烈士陵园的干部群众讲红西路军坚守信仰、血沃祁连的感人故事,他的女儿陈梦雪也成为龙渠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

  陈宗新说,红西路军把忠诚理想、坚定信念留在了龙渠乡,留在了千里河西走廊,陈家会把这个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这是光荣的使命。

  记者手记

  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清明前夕,我们在河西大地走访红西路军曾经战斗生活过的革命遗址。每到一处,都会听到当地师生数十年接续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的故事,听到一家三代、四代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烈士陵园的故事……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每一处烈士陵园、烈士墓就是一座座红色基因库,记录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聆听着一代又一代接续传承先辈革命精神的故事,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精神的传承。

  数十年守护祭扫烈士墓,传承的就是红色基因,赓续的就是精神血脉。学校师生数十年坚持为烈士扫墓,在墓前缅怀先烈,既让孩子们了解革命先辈为了美好生活所作出的伟大牺牲,也让他们更加懂得今天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信仰的种子正在播下。

  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内,在红西路军梨园口战斗遗址、倪家营战斗遗址,一批批学生来到这里瞻仰革命遗址,看着他们脸上那肃然起敬的庄重神情,我分明感觉到,这份庄重来自于内心的信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奋斗旋律。河西大地,从革命热土到发展热土,尽管时代的主题在变,但奋斗的初心始终未变,历久弥坚。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