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博之美物

农耕文化的远古孑遗宕昌木轮车

 2023/02/02/ 10:56 来源:奔流新闻·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通讯员 刘辉

农耕文化的远古孑遗宕昌木轮车

寻找甘肃非遗文化制作技艺之二

制作木轮车。

行驶在草原的木轮牛车。

  在甘肃陇南市宕昌县的大山深处,在一个名叫硙子坝的小村落里,人们依然保持着使用古人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工具——木轮车的习惯。

  2011年11月,宕昌木轮车制作技艺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世代传承的木轮车

  在硙子坝村,无需任何人的指点,在高高的晒麦架下,在门户半掩的院落,在卧有黄狗的篱笆前,都能看到木轮车的身影。没有任何装饰,车身白中泛黄,也有些地方因为风雨侵蚀已然变黑。木轮车的两只硕大车轮,朴拙且有股子浓浓的原始味。

  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使用木轮车,全村400多户村民每家都有木轮车。造车的手艺一代代往下传,技术也不断地改进,使车子越做越精巧。

  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这里的人们制作木轮车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桦木、椴木等木材是箍车轮、做车辕的主要材料。在硙子坝周围的深山中,桦树是一种常见的林木,它耐寒、喜光、速生,材质结构细腻和柔韧,木质纹理致密通直、坚韧富有弹性、易于切割、可塑性强,可做胶合板、卷轴、枪托、细木工家具及农具用材,木轮车自然不遑多让了。

  在硙子坝人看来,这些木轮车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拉柴草、运沙石、送籽种和粪肥、收割拉运庄稼、修房送建材……生产、生活几乎哪一样都离不开它。

  木轮车与犏牛相得益彰

  在前往硙子坝的路上,已见识到了古老的“二牛抬杠”的中国传统耕作场面,而拉辕的牛正是木轮车不可缺失的主角——当地人称犏牛的庞然大物。

  硙子坝与宕昌的车拉草原相连,同礼县的上坪草原和岷县的狼肚滩草原接壤,草肥水美,大量的牦牛和黄牛遍布其上。牦牛和黄牛杂交的下一代就叫犏牛,它既有牦牛的勇猛,又有黄牛的耐力,正是有了它们,硙子坝人的木轮车在漫长的岁月中轮转不停。

  虽然今日城乡公路上跑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但木轮车仍然在硙子坝广泛使用,而且村民深信自家的木轮车制作工艺是从战国时传下来的。木轮牛车,在当地叫“牛车”“地轱辘车”,全木质结构,以牛为动力的一种运输工具。它由两个木轮、一根木车轴、两根辕、若干衬板(车底板)、两个护栏(拉货物的栏杆,坐人时为扶手)、一个支格子(驾车者脚踏或运货物支撑)组成。

  木轮牛车整体长度为3.5米,宽1.67米,车轮直径1米,车轴直径0.3米,体现出整体构造简单、结构合理、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使用灵活的特点。

  有人说,木轮牛车牵引着人们对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眷念和历代先民智慧的礼赞。在牛车两只时光之轮的“吱呀”声中,提醒着我们在分秒必争的现代都市工作节奏中,身边还有一种慢生活让人悠然神往。

  远古农耕历史的孑遗

  《庄子·天道》记载,古代的制轮高手轮扁,就敢于和齐桓公议政。工匠轮扁用他丰富的制轮经验,说明治国不能光靠读书、读死书的道理,齐桓公听了茅塞顿开,不仅免了轮扁死罪,还引他为上宾。

  2000多年过去了,硙子坝小村落里居然仍有2000多位“当代轮扁式”的制轮能手,他们是不是轮扁之后裔,无从考证,但他们至少是与轮扁气息相通的——终究,中华文明之根脉在木轮的转动中延续至今。作为远古农耕历史的一个孑遗,因与现代文明的巨大差异,硙子坝的木轮车制作技艺显得弥足珍贵。

  文/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 刘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