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书画集萃

【艺术家园地】青年篆刻家 保长清:方寸之间别有洞天

 2021/10/09/ 16:35 来源:张掖日报 陈玉福

  艺术家名片

  保长清,1983年3月出生,张掖市甘州区人,自幼喜爱篆刻艺术,坚持不懈临习先贤作品,不断在传承中探索,刻苦钻研篆法、章法和刀法,将篆刻艺术作为生活中的乐趣,在篆刻的艺术天地里,执著地追求,辛勤地耕耘,忘我地探索。曾篆刻有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和《清平乐·六盘山》系列组印。篆刻作品在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行政学院开展的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入选,先后在有关媒体刊发。

  方寸之间别有洞天

  ——记青年篆刻家保长清

  陈玉福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孙悟空学道出师的神秘地方,叫做“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而所谓的仙山洞府,其实暗指一个汉字——心。悟空求道,也实质上是追求本心的一个过程。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切学有所成的背后,都离不开诚心诚意的技艺学习,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磨炼,再加上对专业素养怀有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

  认识保长清,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偶然又注定必然的事。作为文化艺术领域里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文学与篆刻,系出一脉却花开两支,各有各的风采,然终究脱不开万缕千丝的羁绊。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解的情缘,与长清就自然而然相识了。

  那是夏日的一个午后,连日酷暑难得片刻阴雨,少了蛩鸣聒噪天地寂静而清爽。当一副印满刻章的宣纸,在书案上缓缓铺陈开来,那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的布局首先令人眼前一亮。鲜红的色泽,赋予汉字钤印的力量,拓印于宣纸上的字体仅有方寸大小,但其中尽显铁画银钩之气势,龙飞凤舞之飘逸。一首伟人的《沁园春·雪》,被26方不同字体的印章分而镌刻,各有特色却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套独特的系列组印。除字体刻章之外,此套组印排首则是毛主席的头像印章,眉眼清晰、形神兼备,可谓独领风骚。

  日常所见者,大多都是实用性印章,譬如我自己用的就是一副寿山石私章,其上镌刻着的便是个人名号了。相信大多数人,对篆刻的认知也是停留在名章层面的,毕竟纯艺术性尤其是像长清这套组印一类的刻章,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而篆刻,更是一个冷门又冷僻的行当,篆刻家在世人心目中,很多时候或许还停留在隐士雅趣的界面,或者叫“金石玩家”亦是他们这个群体的自称。可见,金石与篆刻,从来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

  “金石”在历史早期曾是篆刻的总称,随着后期“篆刻”日渐独立,二者成为具有相关性的两门独立学科。“金”并不单指贵重金属黄金,而是泛指金属材料,古代冶炼技术并不发达,人们所生产的金属材料材质往往是合金类的,一般我们称为青铜器,虽然并不纯粹,但却应用广泛。古人仅青铜器就包括烹食器(如鼎)、设食器(如簋)、酒器(如尊)、水器(如盘)、乐器(如钟)、兵器(如剑)、车马器(如銮)、工具(如斧)、度量衡器(如权)、日常杂器(如镜)等许多类别,这些器物上面镌刻有文字的,早期就称“篆刻”。石,同样也并不单指某一类石料,指的是石质材料,如石鼓、石碑、石碣、摩崖石等,在这些石料上面镌刻有文字的,也称“篆刻”。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已经有至少2000多年的历史,从商玺开始计算则更长。篆刻既与历史密切相关,又直溯汉字渊源,旁通书法、绘画原理,又兼及雕刻技艺,内含篆刻人的人品性格与文学修养,它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广义的篆刻,指“用篆书镌刻”。比如古代的泉(钱)币、钟鼎、碑版、印章、砖瓦、陶器、权量、镜、灯等器物上以用篆书镌刻的文字都可以“篆刻”称之。但狭义的篆刻,指文人艺术家以篆书为文字材料,以镌刻为技法手段,以审美为目的创作出来的印章。显然,这与“金石”有了明确的区别,而是专指“印章”衍生出来的艺术。

  篆刻是艺术范畴的,是文人所从事的艺术创作;而印章是实用范畴的,是工匠所从事的工艺制作。篆刻创作更多时候指向审美,如吴昌硕的名章,它们大量出现在他的书画作品中,增加了书画作品的审美元素。印章的指向则偏重于实用,比如汉官印等专用印章。

  早期的印章,不管它的制作材料是金、银、铜、铁,还是玉石、玛瑙、象牙、煤晶等,在材料上镌刻的都是篆书文字,因为在早期汉字中只有篆字,隶书的成熟则要等到秦汉以后。到了宋元时期,随着易于镌刻的石材的发现,文人们开始加入印章的创作,书画钤印渐成风气。文人们在印章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审美,印章也由此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并且因刀法的不同、篆法的不同、文字取资方向的不同产生出相应的篆刻风格流派。而且随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就成了单纯的篆刻。这是一次审美前置,加了文人审美进行的印章创作,是抒发性情的艺术作品,既应用于鉴赏、雅玩,也用于书、画、图书等用途的钤盖。

  篆刻,需要有尽可能充分的金石知识,篆刻圈子流行这样的话,“不攻金石,不足以言篆刻”,甚至还有“金石家不必尽能治印,而以治印名家者,莫不从事金石之探讨”的说法。纵观篆刻史上的著名篆刻大师,无一不是精通金石文字的。金石与篆刻都研究古代文字,金石的研究对象也包括古代实用印章,而古代实用印章是篆刻的源头和母体。

  关于篆刻理论,长清是在学习、创作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他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摸索篆刻,骨子里对这门传统技艺有着执着的热爱,一直坚持到了今天。用当下流行的说法,这位出生于八十年代偏远农村的小伙子,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后浪。

  保长清是土生土长的张掖本地人,自幼爱读书、好学习、喜刻字。小时候,每次清明等祭祀时节,爷爷会用红颜色的墨水,掺入一些朱砂粉末,在木质冥币模板上均匀涂抹,钤印“冥币”。他最爱给爷爷帮忙,每次都要拿起模板来观察好久,仔细观察那些刻板印刷的字体,仿佛每个字都像有了生命一般,印在了骨子里。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他用父亲给他购买作业本的钱,偷偷购买一些比平时大一号的橡皮擦,用削铅笔的小刀在橡皮擦上学习刻字,每次刻完后,在他的家庭作业本上都要留下无数个红印。那时候,他连一盒像样的朱砂印泥都没有,全是蘸着红墨水“钤印”的。因为这份爱好,有时还在课堂上偷偷地刻字,并调皮地将他的作品拓在别人衣服上。

  长清出生于祁连山下,村庄里的人们在冬天感冒时,经常会用一种白色的石头,作为药引熬制中药,人们叫这些石头为“含水石”。将“含水石”放在火炉中灼烧,当烧至通体发红的时候,从炉火中取出,搁入陶制药罐,只听“呜”的一声,这些石头开始酥裂,发灰,变成一块块废渣。有一次,看到他的爷爷熬制中药时用此石做药引。他发现此石既白亮,还富有光泽非常好看,便灵机一动,何不用这些“含水石”学习刻字呢!从那以后,在自家院子房前屋后的水泥地平上,经常能看到他打磨“含水石”的身影。稍大一些,大概是上初一的时候,因为农村祭祀用的冥币模板非常稀少,往往一个村庄仅有一套,大家借来借去,很不方便。在爷爷的鼓励下,他仿照别人的印模,镌刻了一块模具,大大解决了村里模版不够用的实际。因为这一举动,长清被村里人视作“神童”。

  大学学习期间,他有了更多研究篆刻艺术的时间。只要一有空闲,他或一头栽进图书馆专心学习篆刻知识,或在宿舍临摹汉印。有时他也会到兰州西关的城隍庙向篆刻老师们请教,为了多观看一会老师们篆刻的情景,他会“高价”从老师处购买一把刻刀、一块印石。虽然他所学的专业不是书法美术,也与篆刻毫无关系,但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心始终没有变,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记忆定格在2005年的秋天,保长清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了甘南大草原。在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长清操刀挥笔享受篆刻带来的乐趣。草原的旷美与灵秀,赋予长清艺术创作的灵气,他开始钻研属于自己的篆刻风格。在这之后,尽管工作原因又回到了家乡张掖,但他对篆刻艺术的理论学习和刻苦实践却从未停止过。在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长清丰富了艺术底蕴,提高了审美情趣,加强了艺术修养,他的篆刻技艺得以全面提高。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他经常将王阳明的这句心学挂在嘴边。上大学的时候,受邀初次去听讲,内容就是这篇心学,以花为例,以心为例。长清对心学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心”和“花”,大抵上应该是起于心安、心静,如若心中做不到专一,其他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他喜欢篆刻,在一笔一划之中,体悟到了随心而动,他的作品渐渐具有了灵性和个性。

  走进长清家里,翻看他的作品,近距离感受这位青年篆刻家的与众不同。书房陈设简单,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刻印工具,书架上则整齐地陈列着各种图书和篆刻作品。在书架的一个旮旯拐角,堆放着他购买的各种印章石料,四周的墙上挂满了篆刻装裱好的印痕,案头上还堆放着夹在架子上尚未刻制完成的印章,整个房间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它的主人对艺术领域的执着探索。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二十多年来,保长清刀耕不辍,刻印逾千方。在篆刻艺术的创新方面也有所突破,他以优质印石,创作了不同时代的毛泽东主席头像,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流畅圆润,技艺精湛。他喜欢汉印和先秦印玺,在小篆圆润的基础上,通过增减、移位、挪让等手法,以摹印篆为主调,以此风格创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和《清平乐·六盘山》系列组印更是将他的艺术修为、艺术素养、艺术情操、艺术品德、艺术魅力悉数展现了出来。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运用篆书文字的独特魅力,彰显这门艺术的哲理性和趣味性,拓展了篆刻的表现题材和风格,构成端庄、大气、厚重的篆刻气势。在方寸之间品味书法与造型之韵味,感悟传承与创新之奥妙,不仅在篆刻艺术中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将艺术与人生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循着保长清多年来从事篆刻艺术的足迹,可以看到他勤奋坚韧、善于吸纳以及执着不懈的艺术追求,这也是他的篆刻艺术能取得相当成就的重要原因。保长清篆刻作品的内容贴近现实,富含时代气息,其内容大到国家大政方针,小到日常生活点滴,既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这样的时事政治热点,也有“大河上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样豪迈气势的文化题材,还有“大道不孤,天下一家”“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词句。了解这些印章的故事,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品格与志趣。

  古人云:“工夫在诗外。”就是强调境界格调、思想情操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篆刻也不例外,保长清虽然不是专业篆刻家,但他的品格、阅历、学问、修养这些“印外功夫”却是许多人难以比拟的。他能够将自己对现实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融入篆法、刀法和章法之中,为篆刻艺术增添了新时代的印记,镌刻出了一件件推陈出新,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作品。他在篆刻艺术领域的诸多尝试和坚持不懈,对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祝愿长清保持本心,继续用心一直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诠释好他的篆刻艺术之路,于方寸之间找到更为绚烂的艺术洞天。

  作者系著名作家、编剧,文化学者,金昌市作协名誉主席,张掖市文联名誉主席,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文学教授,甘肃省作家协会顾问、第六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