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百花

榆邑秦声

 2021/09/24/ 08: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梁卫忠

榆邑秦声

  梁卫忠

  只要有了土地、水和阳光,种子便能生长,只要有了人,艺术就能在精神的高山大河间奔腾不息。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不是人们面对生活时所爆发出的情感表达,离开了这种情感认知的艺术,大多显得空洞乏味。在榆中大地上繁衍生息的秦腔艺术,经过时光洗礼和淬染,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发芽生长,接受万千追随者的阳光雨露,同时又宣泄着追随者的情绪和爱恨。

  当我们捧起一本流传成百上千年的传统剧本时,不由会想到古人,他们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他们演戏时的情状,甚至看戏人的模样……简陋的、奢华的场景,或者古人的白天与黑夜,这或许就是穿越历史长河而幸存下来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魅力。

  然而,我们却终究无法亲涉到历史的长河之中,只能凭借这些被河水漫到岸边的石子,窥见先民们文化精神的一斑。在秦腔的舞台上,忠奸善恶多被写于脸谱上,人物一出场,有点戏曲知识的人总能一眼辨出,这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爱憎的情感,明察秋毫,是非分明。《窦娥冤》《铡美案》《忠保国》……每一出传统秦腔剧目,都是一出是与非、善与恶的较量,台下的观众似乎是在看戏,却也在看真实的人间生活,也是在跳出自己的灵魂重新审视自己。

  在榆中的山野乡村,在榆中人的茶余饭后,我们总能听见一阵阵秦音一跃而起,高亢而有力。那或许是在文化广场上、庙会的戏台上,也会在村头的井台旁,在南山小院的老屋里。

  马啣山间的百余条小溪淙淙而下,汇聚在兴隆峡谷而成河,夹于兴隆、栖云二山之间。每年六月初六,依托兴隆山而沿袭下来的庙会少不了的一个重头戏就是秦腔,台上紧锣密鼓,台下人头攒动,会看戏的、不会看戏的,都会瞅上几眼,这是六月六浪山的一个讲究,说来奇怪,每次演戏,老天都会照例下一场洗山雨,雨不大,随着几声闷雷而来,又在一阵清风中飘摇而去,丝毫不影响人们看戏的情致。水流沿河而下,至县城南缘时,人们称其为南河。南河两岸,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奇石怪松掩映其间,高大的戏楼似乎随时都在等着上演一场秦腔。高亢的鼓声通过高音喇叭几乎能够传遍县城,人流都朝着一个方向涌动,戏楼前座无虚席,夏夜里乘凉的人们伏在南河两岸的栏杆上听得入神,人们似乎都是来看戏,但又有很多人似乎不是,他们甚至根本就不懂戏,也全然不在乎唱什么,只是一阵阵的秦音,就像一阵阵馨香,引着他们前来,或许是他们血液里本就流淌着秦腔的基因,那基因由祖先传给他们,成为一种瘾。

  马啣山系绵延几十里,更靠南的一些小溪成就了另一条峡谷——龛谷峡。峡水东流,穿越广袤的榆中川地,两岸的人们颇好秦腔,自乐班社层出不穷,每到农闲,人们聚在一起,一鼓一胡琴,便能奏响阵阵秦音,老乡们你方唱罢我登台,那台却是一面平地,十几人或几十人围在一起,便已成台,或许,真正的戏台就在他们心里,伴奏的家当响起来,剧中人的势子扎起来,脚下的黄土地就自然成了戏台。

  龛谷河水顺流而下,流经一处叫庙儿沟的村庄。庙儿沟的老苏创建了榆中最早的戏曲班社——农艺社,从农艺社到兴隆艺社,再到之后的栖云剧社、文艺宣传队、文工团、秦剧团,榆中秦腔事业的大旗最早就是由老苏拉起来的。在农艺社成立的首场演出中,老苏就扮演了角色。特别是在文工团至秦剧团的二三十年里,榆中秦腔事业更是发展到了巅峰状态,一批人才的演出足迹几乎遍及陇原大地,很多演员至今依然活跃在秦腔舞台上,更有一些人从演员转向了对秦腔的研究保护、剧本的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

  而在离县城更远的榆中的北山,连绵不断的群山逶迤驰骋。窑洞里、山梁上吼出一声秦腔,便能沿着群山的弧线飘荡开来,那声音的广阔令人敬畏,那声嘶力竭的声音,像是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在十年九旱的北山,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为什么能够在贫瘠的土地上摸爬滚打、繁衍生息?

  是的,只要有土地、水和阳光,人类便能生存,便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下精神的万顷良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