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人物

张文轩:革命人永远年轻

 2021/04/29/ 20:39 来源:统战部

  今年七月一日,我们将迎来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百龄华诞。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十四亿中华各族儿女的主心骨、引路人,今荣登期颐大寿,老当益壮,豪气凌云,不减当年之勇,充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和进取精神。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奇迹,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莫大福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全球诞生了好几十个共产党,他们都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为己任。经过百年来的血雨腥风,大浪淘沙,出现了三种前途和命运。第一种是敌人过分强大,自己智谋不足,体力不支,大多夭折了,少数活下来了,还在黑暗中摸索,苦苦挣扎,尚未见到出头之日。第二种凭流血牺牲,推翻了内外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领导阶层追求腐朽堕落的生活,化公为私,易旗改制了,连共产党的牌子也砸掉了。第三种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执政掌权后高举着社会主义旗帜,为国家谋独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自由,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英勇奋斗。遍览寰宇,这第三种共产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了,其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则为中国共产党。其他几家,年纪尚轻,到百岁之时,前途、命运如何,尚待实践作答。这就产生了这样两个大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掌权后,没有走上苏共蜕化变质、亡党裂国的悲惨下场,反而体魄弥壮,意志更坚,显示出了越来越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呢?关于第一个问题,近七十年来的许多文章和国家颁行的党史、近代史作了明确而充分的回答。至于第二个问题,似乎正待人们做广泛而认真的思考并给出正确而全面的答案。

  本人不是政治家,是一位语言文字学工作者、研究者。按传统谦称表述,就是“一介腐儒”而已。但我出生在旧社会,上学、工作在红旗下,党在建国后七十年来的重大举措都声声在耳,历历在目。今虚度七十七个春秋,耳目未衰,思绪未紊,著述未辍,良知未泯,愿以朴素的感受谈谈粗浅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回答。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不由想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上大学时非常爱唱的一首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每个人都会由青壮年进入老年,由生龙活虎变得老态龙钟,但有许多人他们在人民群众心目中超脱了年轮的格局,永远年轻,永远精气昂扬,奋斗不息。这些人就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光彩的身影、洪亮的声音我们不但经常从书报杂志、影幕视屏上看到、听到,也随时在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和工作平台上遇到、听到,甚至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工作。这些共产党人为什么永远年轻?歌曲说得很清楚,他们是“革命人”,他们有革命信念、革命目标、革命气概。他们不是随风飘荡的柔弱柳枝,而是不怕风吹雨打的挺拔青松,所以他们永远年轻,永远被人们歌颂、永远被人们效仿。

  革命人永远年轻,由其组成的革命党当然也永远年轻。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后,由被镇压的、无合法地位的党变成了掌握政权的、合法的党。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革命党的性质没有变,革命的初心没有变,所以七十年过去了,仍然像不怕风吹雨打的大松树一样,永远年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质没有变,初心没有变,兹举出下面四点,就可得到有力证明,让不明历史的年轻人们信服。

  1.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及时有力地抗击了外国侵略军,有效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坚守住了千千万万烈士鲜血换来的红色江山。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帝国义率领众多仆从登上朝鲜半岛,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重创朝鲜革命军,饮马鸭绿江,扬鞭直指东三省,想吞没朝鲜半岛,以之为跳板,与窜居台湾的蒋介石南北夹击,消灭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实现殖民中国、称霸东亚的黄粱美梦。按常理说,革命党夺取了政权,大功告成,该论功行赏,坐官为宦,马放南山,安享清福了。若大敌寇边,可打着“攘外先必安内”的幌子,偏安一隅,也可俯首称臣,甘心做锦衣玉食的儿皇帝。但中国共产党勇于为国家、为人民负责,敢于御敌于国门之外,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响亮口号,果断及时地派出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手持简陋的武器,身背粗糙干粮,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这次战役为新中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以后又从西面打退了印度侵略军,从北面打退了苏联侵略军,在南面协助越南人民打退了美国侵略军,皆所向无敌,旗开得胜,使我赤县神州固若金汤,永远结束了损士失城,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这些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无论在台下,还是在台上,都能战胜任何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所屈服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增强了革命党的生命力,为永远年轻增强了免疫力。

  2.中国共产党在和平建设时期粉碎了敌对势力以“斩首行动”为战术亡我之党、灭我之国的阴谋。西方侵略者为掠夺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用斩首行动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卫星上天,核弹盈库,是响当当的第二超级大国。西方敌对势力想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摧毁这个社会主义堡垒是不可能的,于是便在文化战线上使用了斩首行动。什么是“首”,就是功高名重、人民尊崇信赖的国家领袖和人民英雄。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党派的带头人,是一个国家、一个党派的旗帜和代表性符号。只要把他们撕碎了,搞臭了,这个国家、这个党派群龙无首,失去了精神依托,迷失了方向,自惭形秽,必然跟着对方亦步亦趋,甚至跪舔其臭脚,主动缴械,任其宰割了。西方敌对势力收买文人,开动各种宣传机器,恣意污蔑、丑化苏共苏联领袖列宁、斯大林和保尔·克察金、卓娅等人民英雄。效果很灵验,没费一枪一卒,使苏联亡党裂国了。他们一时弹冠相庆,得意忘形,很自然把这一战术运到了中国头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们用极下流的造谣手段和极肮脏的语言文字向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无比热爱、无比敬仰的领袖毛主席、周总理泼污水,唾臭涎,否定、诋毁刘胡兰、黄继光等彪炳千古的人民英雄,一时妖雾重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但中国共产党不信邪,不追风,心明眼亮,不忘初心,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但用铁的事实揭穿了谎言,而且制规定法,有力打击了那些龌龊小人,显示出了捍卫人民领袖和英雄的坚定立场。最近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这将使广大未经革命斗争历练的党员深入认知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革命领袖、人民英雄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将在全党加强红色基因传承,为防止颠覆性错误筑牢红色堤坝。

  3.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次又一次打退了糖衣炮弹的进攻,保证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革命性。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高瞻远瞩,指明了糖衣炮弹的危害性和牢记“两个务必”的必要性。“糖衣炮弹”就是金钱美女。解放初年,战功卓著,手握重权的党的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被糖衣炮弹击中。毛主席、党中央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果断处以极刑。后经“三反”“五反”等群众运动,使糖衣炮弹无用武之地,打造出了迥别于国民党的风清气正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为主改为市场经济为主,千千万万家集体、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变为股份制或个体制企业。在这种历史巨变面前,有些手握重权的党内干部眼花缭乱,利欲速萌。他们丧失革命信念,忘记历史使命,倒于万炮齐发的糖弹之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举起了反腐倡廉的革命大旗,老虎苍蝇一起打,国内海外一起抓。不管位置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背景有多厚,只要贪赃枉法,都清除出党,绳之以法。执政党勇于向自身的贪腐分子大胆开刀,等于病人自己拿起刀子切割自身的毒瘤,这只有真正的革命党才能做到,这是感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这种自我净化、自我刮骨疗毒的行动是在新形势下发生的另一场革命行动。

  4.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初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经过四十年的奋斗,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了。当下中国不要说百万富翁,就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也为数不少,足以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是由于中国地广人众,历史和区域等种种原因形成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很多老百姓仍徘徊在温饱线的上下,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家庭还处于绝对贫困状态。革命党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单纯为了少数人的富裕,就失去了革命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后,没有满足现状,而是调动一切力量,下乡入户,用政策,用人力,用资金,精准扶贫,效果十分明显,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在广袤的华夏大地消灭了绝对贫困现象,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现在正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将使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越来越走进共同富裕的灿烂境地,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初衷。

  以上四点,挂一漏万,但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革命担当,这就是他永远年轻的原因。本人不是中共党员,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担任过盟兰大委员会主委、盟甘肃省委副主委。我和我的同志们由衷热爱中国共产党,确实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国民主同盟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光荣业绩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使命,就没有古老而博大的中国的独立、统一和长治久安。我热切希望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忘初心,不改革命党的英雄本色,永远年轻,坚定不移地带领勤劳、勇敢、聪明、厚道的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建成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

  作者简介:

  张文轩,1944年生,民盟盟员,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1968年兰大中文系毕业,1981年兰大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长音韵、方言研究及古诗文写作,具有深厚的书法造诣。多次获甘肃省社科最高奖、甘肃省优秀图书奖、甘肃省高校哲社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曾任兰大中文系系主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督学、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省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语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陇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