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博之物美

古人冬天如何给饭菜保温

 2020/12/31/ 09:2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倪方六

兽面纹提梁方腹铜卣(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

陕西出土的烹炉,又称染杯。

  铜甗:古人的高档“蒸锅”

  用温鼎给食物保温虽然效果明显,但温鼎存在燃烧过程中会污染食物的问题。于是,古人想到了更为环保的保温法——将饮食置于有热源或封闭的空间内,以保证食物不会在短时间内变冷,这种保温方法古人称为“温食”。如将食物放在器皿内,置于有热水的鬲(lì)(大肚深锅)中,如果水温降低了,还可以直接加热。

  在鬲的基础上,古人又发明了一种设有烧煮、保温两层结构的鼎锅——铜甗(yǎn),下面放热水,上面放需要保温的食物,上下两部分可分可合。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疏引:“甗上体如甑(zèng),无底,施箅其中,容十二斗八升,下体如鬲,以承水,气于上。古铜甗有存者,大势类此。”甑是一种底部有气孔的炊具,内空可放食物。三国蜀学者谯周《古史考》中引用一种说法,称甑是黄帝发明的,并教会了人们用甑来蒸饭,现代的“蒸锅”即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青铜时代的铜甗已有高科技感,如在河南安阳商王武丁次妻“妇好墓”出土的甗上之甑,底部便不再预留透气孔,代之以气柱,气柱是一根铜管,顶部设计为莲花状,下面鬲内蒸气通过气柱进入甑内,现代高档紫砂气锅就是这个原理。

  铜甗在商周时是相当贵重的用具。公元前589年,晋、鲁、卫等国联军攻打齐国,齐顷公派遣宾媚人带着纪甗、玉磬和土地献送晋军。此即《左传·成公二年》中所记载的,“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一事。

  东汉以后,由甗改进、简化而来的蒸笼、蒸锅取代了甗,但今天街头包子铺蒸包子、给包子保温的蒸笼以及现在流行的“电蒸笼”,都是源自其保温原理。

宋代温碗注子(安徽宿松出土)

  温碗:明清流行的“夹层碗”

  温鼎、温炉、蒸锅(甑)都需要利用外来火源或热源,乃贵族之家的高档用品,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自然无力置办这些高档炊具。怎么办?古人采用一种叫“捂子”的东西,给盛装食物的器皿外包上保温层。用于食物保温的叫“饭捂子”,用于茶水保温的叫“水捂子”。

  为方便送饭、送水,古人发明了保温篮、保温盒、保温桶、茶壶箱(篮),篮(盒、桶、箱)内放置容器,篮(盒、桶、箱)与容器间是夹层,塞上棉花、草絮一类保温材料,阻隔热量散发。这种保温篮、保温盒俗称“提篮”“食盒”,环保实用,保温效果还好,这在明清影视作品中颇为常见,因为当时特别流行,居家必备。

  在饭捂子、食盒之外,古人又从夹层保温原理上得到启发,设计出了夹层碗、杯、壶,将热水注入夹层中,并适时换水,以达到食物、饮料保温的目的。

  这种夹层碗古称“温碗”,又叫“暖碗”。夹层中间有空气,可储存热量,减慢散热,本来就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如果再注入热水,保温效果自然更好。温碗的注水口有的放在碗底,有的放在碗口上。

  孔放在碗底的俗称“孔明碗”,其名仅因碗底有孔而来,并非诸葛亮发明。但古时民间确有一种可以保温的“诸葛碗”,体大、浅腹。传说,当年诸葛亮率蜀军伐魏,病于陕西境内的五丈原,茶饭不思,身体渐渐不行。魏军将领司马懿听说后派人去打探。能掐会算的诸葛亮料到司马懿会这么干,于是让手下制作了这种夹层碗,让密探看到自己一顿仍能吃几大碗饭……

  从热学原理看,温碗带孔相当科学。如果将夹层封闭,在盛了热饭时,腹内空气受热膨胀,就可能导致碗体炸裂。

  温碗可温饭,将注子(酒壶)放在温碗内还可温酒,这一套叫“温碗注子”。安徽省博物馆便收藏有一套1963年从该省宿松洛土村北宋墓中出土的温碗注子,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这类保温器物。

  温碗是何时出现的?迄今出土最早的多是宋物,有学者因此认为是宋朝,实际应更早。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