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戏剧影视

【视界】纪录片里的绚丽甘肃

 2020/10/19/ 09:5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廖健太 白爱华 苏文虎 刘 钊

【视界】

纪录片里的绚丽甘肃

  廖健太 白爱华 苏文虎 刘 钊

  继纪录片《决战兰州》获得2018年度全国纪录片推优年度优秀奖之后,在2020年9月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纪录片推优榜单上,我省纪录片年度推优再获佳绩,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入选年度优秀长片和系列片;同时甘肃省广电局获得优秀组织奖,是全国仅有的六个获奖机构之一。总结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推动甘肃纪录片更好更快的发展。

  24部作品入选全国推优

  两度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文明交流与互鉴推进的进程中,纪录片因其真实记录、客观讲述、跨国传播、科学探索的属性而越来越具有独特魅力,越来越受到观众青睐,越来越适于文化传播。

  国家广电总局的纪录片推优相关政策及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我省纪录片工作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基于对纪录片独特价值以及我国文化发展交流广阔空间的敏锐把握,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纪录片频道;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展了纪录片季度和年度评优推优工作。这一系列举措为我国纪录片事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2013年,为落实国家广电总局纪录片发展相关政策、推进我省纪录片事业发展,甘肃省广电局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出台了《甘肃省纪录片大省建设实施意见》,对我省纪录片事业产业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全省纪录片选题规划和制作播出工作,积极参与全国纪录片评优推优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继2012年,我省纪录片《人文甘肃》入选全国纪录片季度推优优秀纪录片之后,2013年,我省纪录片《敦煌伎乐天》入选全国纪录片季度推优优秀纪录片;2014年,《探秘渭河源》《北上·长征在哈达铺》获得全国纪录片季度推优;2015年,《河西走廊》《麦积山石窟》入选,前者还获得了年度推优殊荣,并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科教频道、新闻综合频道、国际频道、电影频道及各大卫视播出,成为现象级纪录片,先后获得了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作品、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最佳系列纪录片奖、第5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等。也因此,甘肃省广电局获得了2015年度全国纪录片评优推优活动优秀组织机构奖。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纪录片发展,2016年底,我省出台了《2017—2021年纪录片创作五年规划》。2018年,甘肃省广电局联合省财政厅等下发了《甘肃省精品剧目、影视精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争取专项经费对我省优秀纪录片创作生产、宣传推介进行奖补,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充分激发我省纪录片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2016年,我省纪录片《兰州空战》《敦煌画派》《金城兰州》入选全国纪录片季度推优优秀作品,《兰州空战》还获得国际优秀纪录片特别奖;2017年,纪录片《凉州会盟》《河西走廊·文殊口》《两弹结合风云录》《陇剧》入选;2018年,纪录片《决战兰州》《祁连玉传奇》《静静的湿地》《青砖上的乾坤》入选,其中《决战兰州》获得年度优秀纪录片;2019年,纪录片《西北孔道》《敦煌乐器》《金城兰州(第二季)》《大美肃北》《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河西走廊之嘉峪关》《沙海传奇》共7部作品入选,其中《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河西走廊之嘉峪关》荣获年度优秀,甘肃省广电局再次荣获优秀组织机构。另外,纪录电影《踢球吧孩子》喜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是我省广播电影电视界的又一大突破性成就。

  9年来,我省评选推荐的24部纪录片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季度推优优秀纪录片目录,其中3部荣获年度优秀。其间,我省所拍纪录片在央视播出51部80集。同时,结合全国推优,甘肃省广电局联合省委宣传部举办了两届甘肃本土优秀纪录片评选活动,对39部作品、9个个人、18个机构给予资金扶持;对我省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等平台播出的20余部作品给予奖补;制作《2013—2016年甘肃优秀纪录片荟萃》,收录了全省优秀本土纪录片13部41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宣介。

  年产量超百部 初步形成“高原”

  生产规模日趋壮大。我省纪录片制作团队从2010年的32家,发展到2019年底的360多家,形成了省、市、县各级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制作机构、民营制作机构以及高校纪录片制作机构为主的纪录片创作“三驾马车”。创作队伍也日益壮大,有从甘肃起步并在全国负有盛名的李东珅、周兵、秦川,有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的丁如玮、孟子为、赵国鹏、董正韬、李妍、李真、李克、胡源,有在省内坚持创作的李忠武、周建军、谢军卫、郭乐、赵晓林等。纪录片作品数量也由最初的每年2-3部,到2013年年制作10部左右,到2019年超过100部;作品类型也日趋丰富多样,形成了以《河西走廊》《敦煌画派》《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敦煌乐器》《中国石窟走廊》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系列纪录片,以《兰州空战》《决战兰州》《西北孔道》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题材系列纪录片,以《探秘渭河源》《金城兰州》《甘肃扶贫进行时》《静静的湿地》《沙海传奇》等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和现实题材系列纪录片多元并进、共同发展的品牌格局。这些作品由原来的一个一个亮点,连成一条一条的亮线,并正在形成一片一片的亮面,初步形成我省纪录片创作播出的“高原”。

  思想价值日益厚重。一是更好地彰显了辉煌历史。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甘肃纪录片人的光荣使命。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充分阐释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揭示河西走廊既是一条经略边疆之路,也是一条和平贸易之路;既是一条理想信念艰苦探索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路。二是更好地传承了红色基因。甘肃既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也是红西路军浴血西征的见证地,更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之一。“长征精神”“西路军精神”“路易·艾黎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陇原儿女。纪录片《两弹结合风云录》《秘境荣光》,全景立体式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向老一辈航天人表达了深深敬意,激励观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重大理论文献片《决战兰州》,通过健在老兵的亲身讲述、历史档案的真实再现,讲述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传承了革命军人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三是更好地展示了文化自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策划制作了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让世界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与世界著名文化遗存吴哥窟进行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展现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以及深厚的文化自信。

  传播方式日渐多样化。一是电视平台播出成绩突出。我省优秀纪录片作品在央视和省外各大卫视的播出推介日益频繁,2019年在央视播出达10部;省内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设了纪录片栏目,以甘肃卫视《纪录30分》为代表的播映平台(固定栏目)逐年增加;牵头组织我省14个市州电视台成立了“中国梦·亲历”纪录片制播联盟,并结合主题宣传,积极遴选优秀本土纪录片进行展播,实现了纪录片播出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二是报纸期刊宣介效果良好。积极在报刊文艺版加大我省优秀纪录片的宣介,吸引了广大观众对我省纪录片创作发展的关注。三是影院公益展播反响巨大。培育纪录片观众,指导兰州百安概念影城联合著名纪录片人周兵团队开设了“爱上纪录片”公益展播平台,邀请纪录片导演及亲历者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已成功举办百余期,累计参与12000人次,社会反响良好;积极组织优秀纪录片进校园、进军营活动,丰富大中专院校思政课内容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提升大学生和官兵艺术鉴赏水平,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四是网络传播日益壮大。积极指导制作机构与央视网、爱优腾等网络视听平台合作,加大我省优秀纪录片的网上传播,《决战兰州》《敦煌画派》等甘肃优秀纪录片网上点击量达千万次;在政府、部门门户网站等播出、宣介我省优秀纪录片,受到了普遍欢迎。五是纪录片“走出去”初见成效。纪录片《河西走廊》实现海外销售发行并取得不错收益;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借船出海,推动本土优秀纪录片《扁都口》《阴平古道》《八坊十三巷》等十余部纪录片陆续在东南亚的多家电视台播出,取得了一定的国际传播效果。

  立足本土题材资源 勇攀高峰

《穿越丝路的花雨》剧照

  今后,我省将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的安排部署,争取推进优秀纪录片选题扶持,进一步加强纪录片制播指导工作,进一步规范纪录片评优推优,大力推进我省纪录片制作播出以及评优推优工作。

  一是深化认识,自觉承担讲好甘肃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艰巨使命。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始终以“宣传新思想、记录新时代”为首要职责,积极实施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落实全国广电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推进会精神,落实全省文艺精品创作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甘肃纪录片大省建设进程,自觉承担起讲好甘肃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使命。

  二是补齐短板,加强纪录片人才队伍建设。尽管我省纪录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就是纪录片专家队伍建设。省广电局将以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底在甘肃敦煌举办全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培训班、动画片创作人才培训班为契机,成立我省广播电视内容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立我省纪录片评论员专家库,每年邀请国内和省内知名专家、著名纪录片人为我省纪录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纪录片制播工作人员进行辅导授课,分享创作心得和宣发经验,同时,争取设立全省广播电视精品创作扶持专项资金,提升全省纪录片制播机构选题策划及创作制播能力。

  三是围绕主题,科学制定纪录片选题及制播规划。在《2017—2021年纪录片创作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全省纪录片“十四五”规划,并根据年度重大主题宣传,制定年度纪录片工作计划,进一步推动全省纪录片创作生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公益、文化、原创”的创作方针,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统筹规划纪录片重大主题创作生产项目,大力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努力打造纪录片精品力作。

  四是挖掘资源,策划推出重点纪录片选题。甘肃自然资源禀赋独特,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为我省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宝贵的题材资源。我们将按照“真实真实再真实、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完善《共产党宣言》《温暖的回忆——总书记来过我们这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的我们》《英雄的旗帜》《南梁》《路易·艾黎》《黄河之滨也很美》《大河上下》《祁连山》《人类的敦煌》《到全世界去寻找敦煌》《红军长征在甘肃》《红色地标——红西路军在甘肃》等选题,并逐步推进拍摄和制作。

  五是聚焦创优,制定出台一系列创优推优激励政策。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积极评优推优、发挥协会作用、开拓多种推介平台等,进一步激发我省纪录片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大力指导和支持民营制作机构和发行实体发展,积极推介我省优秀纪录片作品。(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处)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