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博览

【非遗】临夏彩陶 闪烁的河湟古韵

 2020/08/26/ 14:47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黄芃 见习记者蔡端

临夏彩陶 闪烁的河湟古韵

马黑麦在修复古彩陶

马黑麦的彩陶作品

  临夏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数千年前,先民们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灿烂的彩陶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随着一代又一代河湟彩陶制作工艺传承人的薪火相传,在临夏市县对非遗传承发展的大力扶持下,临夏彩陶结合文化旅游走出了一条产业化新路。

  探访:“彩陶之乡”不是浪得虚名

  金秋八月,记者来到临夏茶马古市文化一条街,这里坐落着十大传统文化艺术馆,其中就有彩陶艺术馆。沿街能看到造型独特的仿彩陶罐,在墙上可以看到陶片装饰的图案,细节透着“彩陶之乡”的文化底蕴。

  临夏被誉为“彩陶之乡”,真不是浪得虚名。据考古调查统计,目前临夏全州境内有文物遗址548处,被郭沫若先生称为“彩陶王”的大型陶瓮,就出土于临夏的三坪遗址。

  修复:每一块彩陶碎片都值得保护

  马黑麦是河湟彩陶制作工艺第三代传承人。爷爷马进义的彩陶制作工艺就小有名气,是河湟彩陶工艺的第一代传承人。在马黑麦小时候,有一天父亲马国正让他目睹了一件精美的原始彩陶,一下子吸引了年幼的马黑麦。至今他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惊艳感——那是一件刚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彩陶罐,该时期彩陶的制作工艺是马家窑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精美的花纹和独特的造型。

  马黑麦记得,小时候在自家对面废弃的烧瓦罐的土窑附近,经常能看到破损的陶罐碎片,他把碎片拿回家自己尝试着拼凑,虽然第一次修复彩陶以失败告终,但是修复古彩陶的种子在他心里开始慢慢发芽。“破损的彩陶像一盘散沙,碎片先要用药水清洗,清洗完的碎片按照花纹再用胶水粘起来。”刺鼻的药水、残缺的碎片、复杂的花纹,这些都没有让马黑麦停止对彩陶的热爱。“我喜欢彩陶,彩陶的每一块碎片是有价值的,是需要保护的,我开始研究这些破损的彩陶碎片,希望能复原其千年以前的模样。”

  2015年,马黑麦在临夏县注册开办了“甘肃河煌彩陶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20余年来,随着他对彩陶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完成古彩陶修复工作,还能对出土的古彩陶也能进行专业化识别和鉴定,逐渐成为河州彩陶研究、鉴定、修复行业内的高手。

  发扬:让彩陶文化被更多人知道

  我国文物保护法明文规定,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动辄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彩陶,对于彩陶爱好者来说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为了满足彩陶爱好者的收藏愿望,像马黑麦这样对彩陶文化热爱又具备专业功底的人,在彩陶修复工作之余,也制作了一些彩陶复制品,仿真复制出来的彩陶十分精美,从形制到纹饰,完全保持了原件的基本特点。

  记者在彩陶艺术馆看到,桌子上放的几个陶罐都是半成品,黑色的线条画得也不是太熟练。马黑麦说:“这是老师带着学生来做研学活动时学生画的,我给他们讲彩陶文化,教他们绘制花纹,让他们体验彩陶制作的过程。孩子们对自己动手做更感兴趣,传承其实也是这样一点一点渗透下去的。”

  马黑麦最近在计划生产一批“特殊的彩陶”,主要是一些生活中能用的小件彩陶工艺品,包括办公桌上放的装饰品、车里的摆件等。谈到生产这批彩陶的初衷时,马黑麦说:“做这种样式,是考虑到让彩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让彩陶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摆件,最重要的是通过耳濡目染,这样就有更多的人了解、接受、热爱彩陶文化了。我也会尽自己最大能力,把彩陶文化传承下去。”

  作为彩陶修复、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黑麦还致力于将临夏彩陶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推广,在2017年3月举办的甘肃省第十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他制作的仿古彩陶尖底瓶和四扇屏分别获得创新、制作技艺一等奖。近几年来,马黑麦带着河州彩陶工艺品,去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展览,让彩陶文化走向了世界。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黄芃 见习记者 蔡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