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博览

【非遗撷英】民间小戏“崆峒笑谈”

 2020/06/11/ 11:2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朱克雄

【非遗撷英】

民间小戏“崆峒笑谈”

  朱克雄

  泾河之滨、崆峒之北,从古至今流传着多种形式的民间戏曲,讲不完的历史故事,滋润着一代代的听众。在平凉,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民间小戏,叫做“崆峒笑谈”。笑谈,顾名思义逗乐丢丑之小戏。

  从明清时代款款走来

  2006年,“崆峒笑谈”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2011年3月,“崆峒笑谈”被正式列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第四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崆峒笑谈”平凉专场演出活动中演出的五场戏《闹老爷》《两亲家打架》《打草鞋》等剧目,内容嘲谑讽喻,嬉戏调笑,表演生动活泼,舞蹈动作夸张,引发现场观众激烈的掌声。民间艺人表演的《王婆骂鸡》《赶毛驴》《说唱笑谈》等,形式活泼,说唱并举,语言通俗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崆峒笑谈”又称笑摊或者笑坛,老百姓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一种以逗乐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民间小戏。《柳湖志》中记有“水乐台,在县北,郡人能为水戏,宋太守王素建此台观之”。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看民间戏曲活动十分繁盛,有“装鬼神、谈诨话、装秀才、学乡谈”等名目。

  据史料记载,“崆峒笑谈”大约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主要流传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的草峰、杨庄、白庙、香莲和川区的崆峒、白水、花所等乡镇。明清时期,“笑谈”已具规模,演出活动遍及平凉城乡,公元1550年至1627年,明朝散曲作家、著名政治家赵南星在他的《笑赞题词》中写道:“书传之所记,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世传笑谈,乃其影子也。”由此可见,“崆峒笑谈”与宋代的“谈诨话”“学乡谈”为同类,不过发展更完整,受流传在平凉的小曲剧影响,从注重谈而演变为唱白皆具的戏曲形式。

  “笑谈”多数剧目是以说白为主,唱段为辅。演出多以丑角为主,有官丑、小丑和老丑,有媒旦、姚旦,再配以小生小旦。当地历代民间艺人,长期交往相互学习,在保留本土语言、民歌元素特色的基础上,吸纳西北的秦腔、迷胡、陇剧等剧曲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民间小戏曲调,表演艺人用当地方言演唱,并加入很多俗语和发生在生活中的各种段子,使“崆峒笑谈”这种表演具有鲜活的地域特征和强烈的口传意识,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和方言圈内的文化认同感。

  街头巷尾的说唱

  以前,“笑谈”是乡间农闲时打发日子的小戏,风和日丽,全村人寻一处宽敞的地儿,家里有乐器的手持乐器,有板凳的提板凳,离得最近的庄户,就烧些滚烫的开水,为看客们上茶。最初的表演者也不过是村子里嗓子最敞亮、最能“丢丑儿”的,并无专业非专业之分,唱一唱生活中的趣事,只为博大家一笑而已。随着发展,“笑谈”表演形式慢慢丰满,并非单一的一唱到底,而是说唱并举。

  “一保你五谷丰登,二保你娃娃满地跑……”“我家住在平凉四里八乡外,我有个名字叫胡来”……这是“崆峒笑谈”申遗专题短片中的唱词,笑谈因其唱词均为口头流传,没有原始剧本及文献记载,鲜为人知。从现已搜集到的五十多个剧目的内容和取材上看,既不表演帝王将相,也鲜有才子佳人,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素材罕见踪迹。其唱词都用方言演绎,配以丑角儿们脸上大面积的胭脂、满头的冲天小辫,以及大面积的肢体语言动作,令台下的娃娃大人们忍不住大声喝彩,这种民间小戏没有固定的程式,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可以即兴发挥,添枝加叶,融入自己的生活想象和情趣。所以,同一个剧目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演出,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笑谈”从最初街头巷尾人们的自发表演,到现今登上庙堂在设备齐全的大剧院演出,虽然演出地点发生了变化,但其喜剧性、地方性等特征,在甘肃乃至于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珍贵的独特性,现已成为甘肃民间戏曲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更加广阔

  “崆峒笑谈”曾在民间流传的剧目有160多出,代表性剧目有:《两亲家打架》《二瓜子赶车》《闹老爷》《背板凳》《拉熊》等50多出,是我省民间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剧目内容主要分为下述五类:一是表现群众生产或谋生手段而又富有情趣的,如《拉猴》。二是讽喻人改恶从善的,如劝人戒赌的《春姐寻父》。三是讽刺旧社会官老爷们的腐败、昏庸、无耻,赞美普通老百姓的机智、善良并给予同情的,如《打面缸》《闹老爷》等。四是讽刺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如《大夫小妻》。五是反映亲戚、邻居和家庭纠纷的《两亲家吵架》等;还有表现男女情感的,如《下四川》等。

  经过近几年的搜集整理,平凉市秦剧团目前完善的资料还不到60部,十分珍贵。“崆峒笑谈”的搜集整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由于唱词全是口头流传,没有原始剧本及文献记载,一些颇有造诣的笑谈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鲜为人知。为了令这种濒临失传的剧目再次焕发生机,平凉市秦剧团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开始创编一些失传曲目,并拜笑谈老艺人为师,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崆峒笑谈”的表演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编排出的剧目大概有十余部左右。

  “崆峒笑谈”能不能作为西北地方戏剧的代表走向全国,成为像东北二人转一样在全国风靡的地方戏剧?笑谈作为平凉民间小曲遗存,对丰富甘肃甚至全国戏曲具有重要作用。发掘、抢救和保护笑谈,将对研究平凉的地方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崆峒笑谈”中的平凉方言属于北方话范畴,在陕甘宁青都可以流通,这正是“崆峒笑谈”向全国发展的良好契机。

  一部地方曲种的盛行,首先需要在本土具有巨大的观众群体并获得广泛认可。目前“崆峒笑谈”刚刚开始研究发掘工作,只要进一步加大“崆峒笑谈”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力度,积极创作、编排更多优秀剧目,大力开展表演活动,不断提升“崆峒笑谈”的影响力,“崆峒笑谈”必有更广阔的前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