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新闻

【老王说陇史】远征匈奴,霍去病把蹴鞠传入河西

 2020/05/28/ 15:19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王文元

【老王说陇史】

远征匈奴,霍去病把蹴鞠传入河西

霍去病雕塑

  酷爱蹴鞠的霍去病,征战途中,用蹴鞠来提升军队士气。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两次远征匈奴,把蹴鞠传入了河西走廊。

  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汉代蹴鞠,至今汉代蹴鞠制法仍在河西走廊流传。

  敦煌马圈湾遗址,惊现汉代“足球”

  在广袤的河西走廊,出土了大批汉简和其他文物。在甘肃博物馆展出大厅,有一枚汉代蹴鞠,约10厘米大小,上面用线绳缠绕,看上去十分结实。这枚蹴鞠是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是汉代开疆拓土的见证,也是早期河西走廊蹴鞠的实物。

  马圈湾烽燧遗址,距离汉玉门关(小方盘城)西11.5公里,大体呈长方形的城障,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前哨。当时,这里不仅驻扎着一定数量的部队,也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他们在这里边战斗边生产。当年发掘遗址时,这里出土了1200多枚简牍以及300余件各类文物,这枚蹴鞠就是其中之一。

  这枚蹴鞠内填毛发丝绵,外用细麻绳和白绢搓成的绳捆扎成球形,结实而有弹性。曾有专家认为,这是汉军将士子女们的玩具,也有专家认为,从大小来看,此蹴鞠和古代的马球相似,应该是马球。甘肃省博物馆展出时,则注明蹴鞠(football)。

  汉玉门关附近为何会有蹴鞠呢?这背后是一段风云往事:西汉时,汉武帝派遣霍去病击败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休屠王、浑邪王之后,为了守护漫长的丝绸之路,汉武帝采取了修筑汉塞、移民屯田、设置郡县的措施。

  大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时,从河套到甘肃西北部汉长城沿线的屯田卒达六十万之众。移民们到河西后,按照军事编制进行管理,按照负责的事务分为田卒、守谷卒、河渠卒等。政府设置了农都尉、护田校尉乃至仓佐等一系列官职,负责管理。蹴鞠,就是当时戍边将士休闲时的一种娱乐工具。

  霍去病远征,将蹴鞠传入河西地区

  原始足球在6000年前就已出现,而蹴鞠一词音源于古彝语。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球联合会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现代足球的起源。

  对于蹴鞠的起源,史籍多有记载。《史记·轩辕黄帝传》中曾有黄帝用蹴鞠让士兵练武的记载。这说明,在五六千年前的黄帝时期,蹴鞠就已经出现了。

  汉代蹴鞠不仅是民众的娱乐活动,而且成为当时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此时,蹴鞠活动大体分为对抗赛和白打两种。在开疆拓土精神的鼓舞下,汉代蹴鞠比赛异常激烈,类似于战场拼杀,这也是人们把蹴鞠视作军事训练的主要原因。

  霍去病非常喜欢蹴鞠,据《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这段记述说明,霍去病在征战途中,还把营地打通,作为蹴鞠的场地。可以说,霍去病就是第一个把蹴鞠带到河西走廊的中原人士,他是河西走廊的足球第一人。

  汉代蹴鞠制法,仍在河西走廊流传

  按照记载或者民间传说,我们不难发现,最初的足球是动物的胃中填草。黄帝时期的蹴鞠,就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但这种蹴鞠的弹性比较差。

  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的这只蹴鞠,制作方法已经摆脱了动物胃囊填草法,向着增强弹性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这只蹴鞠是内填毛发丝绵,外用细麻绳和白绢搓成的绳捆扎成球形,结实而有弹性,又耐用。

  这种制作蹴鞠的方法,至今还在河西走廊流传。在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民间有一种叫“毛蛋”玩具,这种玩具,一般多用线绳缠绕而成,玩法或类似沙包,或类似于垒球,对于锻炼孩子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后来,蹴鞠的制作方法,发展到用四片动物皮革缝合,内装稻草。到唐代,蹴鞠有球皮和球胆的气球,外敷的皮革由四片改为八片,中间放入动物膀胱,吹起填满。到宋代,蹴鞠的制造工艺较之唐代又有提高,有了一个非常完善的制作工艺和标准,蹴鞠重量“正重十二两”,制作工艺要求由“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的标准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最后的验收标准“碎凑十分圆”。此时,是蹴鞠发展的一个高潮,到了明清之际,蹴鞠逐渐走向衰落。

  撰文/王文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