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杂谈

辛勤的耕耘者——记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祝中熹

 2020/05/13/ 10:24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祁波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祁波

  在古老而神奇的神州大地上,有多少专家、学者为研究和繁荣我国的历史文化事业不计名不图利,不知疲倦,耄耋之年仍奉献在一线。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甘肃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祝中熹,就是其中的一位。

774772456_17013636194_微信图片_20200512101548.jpg

祝中熹(左一)在礼县档案馆查阅资料

  祝中熹出生于山东诸城。上世纪60年代初,祝中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礼县,一呆就是25年。他先后两次在礼县一中任教,曾一度调至大堡子山旁的园艺场(后改建为“五·七干校”)工作,也在大堡子山斜对岸的永兴中学教过书。秦皇祖邑成为他青春的泊地,天嘉福地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

  上世纪90年代初,礼县秦文化遗存大白于天下之时,秦西垂陵区的发现成为二十世纪后期甘肃文化领域最具轰动性的事件,受到全国乃至海外考古学界的密切关注。恰逢其时,祝中熹从庆阳师专(今陇东学院)调至甘肃省博物馆,任历史考古部主任兼《陇右文博》副主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的业务环境,他刻苦学习,积极补课,全身心地投入考古文博天地。对礼县秦文化事业的关注,既在他的工作职责之内,又和他的学术志趣相合,更消融在他对礼县人民和山川的情怀中。

  更确切地说,礼县秦西垂陵区面世后,秦文化研究热潮初兴时,祝中熹不止于书斋,而是从田野的角度,潜心投入其中。他坚持考古信息同文献资料密切结合的治学宗旨,开拓了早期秦史研究的新视野,初步构建了早期秦史的基本框架。

774772456_17013708091_微信图片_20200512101556.jpg

祝中熹先生有关秦文化的学术论著

  他积极建言献策,力主在收集早秦文化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适时向世人公布礼县秦文化田野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和重要成果,使图录与文集一起出版成姊妹篇。因为,他知道这是学界最迫切的需要。于是,他勇挑重担,主动承担了图录编辑与综论撰写任务,并负责向李学勤先生邀序。经过他和几位当地学者历时两年不舍昼夜的工作,终于完成了由文物出版社印行的《秦西垂陵区》和《秦西垂文化论集》两部书。这是新世纪有关早秦文化研究方面最先问世而内容又最全面翔实的资料汇编,在学界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为推动秦文化的深入研究,凝聚西垂地望共识,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他还是第一个罗致世界范围内西垂陵区出土文物信息,并撰文梳理公布的学者。后来,又为国家追讨海外流失文物提供了大量资料。

  祝中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嬴秦史研究专家,是学界公认的秦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

  通过经年累月的刻苦学习和埋头探求,祝中熹在秦文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发表过300多篇文章,其中写秦史、秦文化、秦物质遗存的多达百余篇。已出版的8部著作中,有3部是秦史、秦文化专著。如《甘肃通史·先秦卷》,重点写了秦史;《青铜器》中秦国文物最为突出,《摩碏庐文史丛稿》共收文48篇,与秦文化相关的文章多达18篇。

774772456_17013709940_微信图片_20200512101551.jpg

祝中熹在甘肃秦文化博物馆考察出土文物

  祝中熹先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激扬了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陇南文艺工作者紧紧抓住秦文化的线索,进行不懈的探讨,创作出微电影《巧娘》《走四方》,大型陇南影子腔《立国西垂》,电视专题片《乞巧节》,连环画《走向大秦帝国》等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出版了3部秦文化研究论文集,申报了3个省级非遗项目,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就是祝中熹晚年的座右铭,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祝中熹的品格。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