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西部地理

黄湾 河边挥针引线的绣娘——黄河鹯阴古渡抒怀

 2020/04/18/ 12:53 来源:每日甘肃网 武永宝

黄湾 小芳姑娘一般静谧的村庄

  一直以来,黄湾给我留下的印象,犹如一位静谧安详的姑娘……像个怎样的姑娘呢?有一首流行歌曲曾经肆无忌惮地在城乡街巷里窜动,也牢牢地嵌入了人们的大脑沟回,再也不肯出来。这首歌,就叫《小芳》。那忧伤的腔调,似乎使人掉泪。那个清纯可人、贤淑本分的乡村姑娘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于是,小芳,就成了我心中的那个黄湾村的样子。

  黄湾啊,我要说,你就是立在河边的那位名叫小芳的姑娘!在别人的心目中或不是,在我的心目中,却永远是。你的多情,你的风韵,你的内涵、底蕴,等等,令人永远难忘。

  有人说,黄河是一泓流淌着的奔腾不息的液体。而我要说,黄河,其实是流淌着的一泓波光粼粼、星汉闪耀的火光。星光灿烂的黄河,熊熊的火光,总能触燃我的思想,使我的思维意识长久地处于一种燃烧状态,并随之不可遏制地产生一些奇特的理念和想象……

  小芳就是立于远处河边,期盼情哥早日回来的多情姑娘……而那个令小芳姑娘梦魂牵绕的英俊情哥又是谁?我认为,这位情哥就是靖远县城罢!读者君读此,也许顿然会大跌眼镜,并哑然失笑: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比喻?痴人说梦吧!

  我要说,不是!

  花儿饶比兴,

  番女亦风流。

  这是清代甘肃临洮大诗人吴镇所写的两句诗。孔子也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花儿和《诗经》里的民歌都非常讲究比兴,比兴是写作的重要要素。谁的文章、诗歌写得好,绝对是将比兴手法运用娴熟的结果。反之,诗歌、文章就显得死板、生涩、无味儿……

  我这样的比喻是有道理的,靖远县城是方圆周边广阔地域的一个文化中心,而沿黄河东下五六十里的黄湾为代表的周边地区,应该说,是有别于靖远县城的又一文化中心。赫赫有名的水泉、黄沙湾(包括小黄湾),在陇上文化史上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属于典型的黄河沿岸的明星村镇。所以,在我的心目中,靖远县城好比居于黄河上游地带的情哥,每每将深情的目光瞥向黄湾。而矗立于黄河下游河边,朝着县城方向频频顾望、期盼、幽怨的黄湾,就成了那个多情的情妹。二者可谓血脉相系,情同兄妹,肝胆相照,顾盼生辉啊。

  靖远是情哥,

  黄湾是情妹。

  黄河如丝带,

  兄妹连心扉。

  哥住黄河头,

  妹居黄河尾。

  日日思君盼君归,

  同饮一河水。

  倏然,就信马由缰写出了这么几句不成样子的诗句,诗写得实在算不上好,只图博得大家一哂。不过,这里将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却是说得明明白白了。

  黄湾的土著,著名老作家黄兆文先生,我们之间多有交集。早年,他曾在靖远县城工作,而他新婚的娇妻则居家守业。妻子每每立于河边,将思念的目光投向县城的方向,期盼他的归来……而黄兆文先生也于节假日,赶回家去会妻子,他每每在县城河岸边坐上羊皮筏子,然后,在黄河的波浪尖上,向着家乡,向着黄湾村,向着小芳姑娘一般的娇妻,匆匆踏波奔袭而来……这种情形多么像我比喻的那样:县城是情哥,而黄湾村是情妹啊!黄兆文先生在自己的作品里,对此也多有叙及。

  所以,写作中,蓦然之间,我的笔下竟然不由自主就有了这样的比喻、概念和创作的意向,其灵感来源,即在于此吧。

黄湾 历史曾被你惊吓得一哆嗦

  黄湾,小芳姑娘一般静谧的村庄。

  她的基本特征是:文静、贤淑、安详。但是,这个表面温柔有加的黄河姑娘,却有着刚烈和铁骨铮铮的一面。谁要想莫名其妙地欺负她,那可就要犯原则性的错误啦。因为,那是你不了解她的另一面的缘故。

  黄湾这地方,历史在此留下了浓重的痕迹,这痕迹已经渗透到岁月的骨髓里去了,经久洗磨不去的。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超级强大的两个朝代,历史上再也找不出比汉唐更强大的朝代来。不恰当地比喻一下,汉朝和唐朝那个时候都是世界的中心,类似于今天的美国吧,甚至其地位和影响力比今日的美国还要厉害许多的。

  小小的黄湾,就与这样两个伟大的朝代发生了交集、碰撞,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汉唐将它们的影子深深地写进了一个小村的躯体里……鹯阴古城,柳州古城就位于黄湾不远的地方。这两座汉唐著名的古城,其存在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防御河西一带的敌寇,筑就保卫大后方长安的沿河屏障。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保障鹯阴黄河古渡口的安全、通畅。鹯阴城乃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咽喉要津,这一历史定位绝对是确切无疑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平凉、固原,一路逶迤而来,抵达鹯阴城,在此渡河西去……这一路线早已被史学界有了定论的。由此可知,鹯阴古城,柳州古城,以及鹯阴古渡口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

  一代代中原将士在此留守,在此死去,于是就有了庞大的汉墓群,这些都是远离家乡的戍守河防的官兵们的遗骸……当年,我做为文化局的负责人,曾经带着同仁前来这里普查文物,考察汉墓,在此矗立良久,被黄河边高高山岗上的庞大汉墓群所深深震撼……我想,周边一代的居民,以及那个小芳姑娘,大家都应该是这些汉唐戍守河防的士兵的裔脉吧。当然,我们本来就是堂堂正正的汉唐子孙,没有谁会否认这一点的。

  大唐在此留下的鲜明痕迹,就是眼前这座香火旺盛,大名鼎鼎的北武当庙宇群了……关于这一点,已有众多专业,或非专业的文史专家,对此论述多多,本人不想为此多绕口舌。

  我在此只想表述这样一个意向,即黄湾像一个美丽贤淑的村姑娘,北武当辉煌的寺庙建筑,以及伸向天宇去的张扬的檐角,就像这位村姑向世人伸出的教化人的一根根神秘的手指头……她在给人们讲解世理真谛,以及做人的智慧和道理。于此,这位村姑似乎有了圣女的意味,一下子深刻了许多,并令我们刮目相看。

  有一首歌,名为《山西好风光》,其中唱道: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我们要说,黄湾这位神秘的村姑娘,左手一指是尖山,右手一指是武当……尖山,更是了不起的一个去所,它就位于黄湾身后不远处。其上有汉代烽燧,远远观之,尖山犹如森严的枪刺,直插云天……其得名盖与此有关吧。如果说,北武当有了文的气象,尖山则完全给人以金戈铁马的武的印象,凛凛然不可侵犯也。

  民国时代的1932年春夏之际,这里爆发了震撼大西北的著名武装起义,后世定名为:靖远起义。或者:水泉起义。这是甘肃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武装起义,战斗就是在黄湾身后的尖山激烈展开的……靖远起义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载入了党史、军史和国史。其后,红色火种遍播陇原……

  万全琳先生为此还编写了一部秦腔剧《靖远起义》,由靖远县秦剧团编排上演后,产生轰动效应,并一举在省上获大奖。该剧本对故事的发生及过程,做了精彩的演绎,很值得一观。

  我们说,发生在黄湾村身后的尖山起义,那声猝然的枪声,无疑犹如惊天一霹雳,民国的历史,无疑在这里被惊吓得打了一个趔趄和哆嗦。那时,整个大西北的当局统治者,都为之慌了神。

  我的这一说法夸张吗?不不不,观后来历史的发展大势,我觉得我的这一说法,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

黄湾 一册文化之书封面上的亮丽女孩

  黄湾给人们物质上的贡献颇多,黄湾的西瓜、甜瓜,以及大枣、果类,都曾营养过我们的身体。这些地方特产的因素,似乎早已契入了我们的精神深处,以及肉体基因里面了。黄湾瓜果是一个大品牌,曾享誉大河上下的广袤地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黄湾给予人们文化层面的贡献,似乎更多,其影响力,似乎更大。我们说黄湾为核心的周边地区,乃是仅次于靖远县城的又一文化中心,作为文化中心的特点,就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氛围浓郁……黄湾自古就多产美女、才子、艺术家,多出科学家,将军,领导人,等等。万、张、白、马、胡、常,以及高、李、罗、武、刘、黄……这些姓氏都是此地周边一带的名门望族,家家都出过杰出人才,户户都有说不完的精彩故事……由于篇幅关系,以及叙述的侧重点有别,在此,恕不一一细数。

  我只想从一个侧面来谈这个问题,这就是从纯粹的文化层面来阐述吧。我们与本地知名作家黄兆文先生,张明清先生谈他们的著作《金安杂记》和《古道长韵》,等等,与白银市前作家协会主席李升先生谈黄河文化的创作,你就能深深感到此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黄兆文先生和张明清先生他们的著作,显然已经成为地方历史文化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资料……所以,我们将这片土地比喻做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煌煌大书,那么黄湾的形象,无疑就成了这部书封面上那个具有诠释意义的有着鲜明特色的靓丽女孩了……

  我的黄河文化系列作品的创作,可以说深受黄兆文先生、张明清先生,以及李升先生的影响。在他们那里所获得的许多文化元素,我甚至直接引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去了,不曾改动一字。早年,我在区政府办做副主任,与同在一层楼另一头的黄兆文先生,几乎朝夕相处,每每畅谈,都会将他讲出来的关于黄河文化的有趣故事,默默牢记心头,然后,在写作时,予以灵活运用……李升先生,更是对我的黄河系列的小说创作,影响巨大。李升先生,绝对算得上一个文化传奇人物,陇上散文、小说大家。他在年龄上,几乎是我的长辈,记得2005年左右,他是市作协的主席,我是副主席。而我这个副主席,多亏李升先生的鼎力推荐。我们曾一起前往会宁陪同中国作协来访的铁凝主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与铁凝主席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照片。李升先生写黄河羊皮筏子,写乘坐着黄河羊皮筏子去河对岸娶亲等情景,都写得非常传神,富有感染力。这些作品曾在当时的《飞天》杂志上发表,影响很大。他笔下的一个似乎是土匪人物的蔡六六,我直接原名引入了我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李升先生对我的黄河文化系列创作,颇多赞许和鼓励,这些都成为我创作的巨大动力。我从心底里真诚地感谢李升先生,他是我的老领导,同时也是我的文学创作方面的精神导师之一……黄湾,恰是李升先生的故乡。

  靖远地界有著名的黄河小三峡,即乌金峡,红山峡和黑山峡。黄湾村所处的位置,正好在险峻且多故事的红山峡口。红山峡像两扇巨大森严的石门,石门紧扣着,中间只留一线似的门缝儿,让奔腾的河水汹涌咆哮般通过。我的中篇小说《西部国风》,描写靖远筏帮与日寇间谍、特工人员殊死搏斗的故事,其大结局的位置就在红山峡里。

  所以,在我看来,黄湾就像是守卫着红山峡,守卫着黄河故事、黄河秘密的一位绰然仙子,永久地站立在这插入云天的两扇红砂岩石门前……

  此外,更值得大书一笔的是,此地突兀而立的黄河绝壁上的摩崖石刻。这块儿巨大的石刻铭文,我以为充分彰显了黄湾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和奇特。是一处难得的地方历史文化名胜的遗迹,它就矗立于与黄湾村隔河相对的黄河绝壁的石崖上……这块大面积的内容丰富的石刻铭文,它在整个大西北都是罕见的,可谓是宝贵的文化遗存啊。捧灯照岸、福寿山……等摩崖石刻的书法字样,字体是如此的镌秀、飘逸、潇洒,一下子将浓郁、神秘的文化气息赋予了一整座山岩,使得其顿时有了某种灵异之气,每个前来观瞻的游人于此无不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神圣、庄严心态!

  看啊,黄湾这位美丽的仙女就微微笑着站立在摩崖石刻的河对岸,这么一大块洒脱优美的字迹就是她写的吧?我说,不是她写的,又会是谁写的呢?我说她是,就是,没人再敢说不是了吧?你看啊,黄湾这位仙女挽起裤管,将纤纤素足插入黄河水里,默默运气、运神,然后,举起如椽巨笔,面对石壁奋笔写下了那一块块绝妙的字迹……

  摩崖石刻,完全可以说是一块富有魔力和观赏价值的标志性文化招牌了,黄湾人应该倍加珍惜之才对。想一想古代的人们,在高空之下作业,在巨大红砂石岩上镂刻下这么大段的不可多得的铭文,没有深厚的文化情怀,那是做不到的。他们是多么地富有豪情和浪漫啊,至今,我们都对他们的创意和勇气而折服。这些无疑都为地方黄河文化的内涵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所以,我们说,黄湾,她是一册文化之书封面上那个最美的女孩,这不会有人不同意吧。

黄湾 挥针引线编制三色文化之锦的绣娘

  我曾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地提出三色文化的概念。即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红色文化。靖远一带,包括黄湾周边地区,都处在三色文化的神秘交汇点上。三种文化在此交汇于一起,这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质,这应该说是一个有趣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吧。

  黄色,代表灿烂无二的黄河文化;红色,代表气壮山河的红色文化;蓝色,则代表着神秘浪漫的丝路文化!大家都知道,黄、红、蓝三原色,是一切颜色的源头。三原色可以随意混合出百种、千种任意的颜色。

  那么,三色文化,也就成为白银文艺百花园,千姿百态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文艺形式的源头,或者说发源地吧。

  黄湾一带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底蕴都是厚重无比的,毋庸赘述。也许有人会问,红色文化是这里的薄弱环节吧。我会这样来回答:不!你说错了,这里的红色文化底蕴同样厚重无比,一点也不比别的地方差多少。距离黄湾最近的尖山,前面已经说了,它的红色文化的地位,可以与任何红色文化名胜相媲美。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有一面表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示意图,陕西的渭南,插着一面小红旗,剩下整个大西北的广袤地区,就只有水泉尖山,也有一面小红旗插在那里了……眼光再放远一点,红军打拉池的会师,红会的地名,长征的地名,红山寺彭德怀西方野战军司令部,等等,这里无不渗透着红色文化的因子。另据徐向前元帅回忆,河西兵败后,他化装成要饭的一路从河西至黄湾渡河,黄湾村民给其吃过一顿饱饭,然后登程至固原、平凉,最后抵达镇原与刘伯承的援西军汇合,回到延安……徐帅的回忆录里对此有确切记载。此外还有王树声等众多红军将士都是从此渡河,重新投入延安革命怀抱的。

  所以,我们说黄湾为核心的周边地区同样是三色文化的神秘交汇点。我曾与同仁设计过一个坐标轴,横向轴代表东西流向的黄河文化,竖立的轴则代表从南向北而来的红色文化,一道呈东南至西北四十五度角斜穿而过的轴,则代表丝路文化。整个坐标轴的轴心就是白银靖远一带……黄湾,理所当然地也在这个难得的轴心点上。

  我们说,有黄、红、蓝三根颜色各异的锦绣丝线从黄湾的天空掠过,黄湾此刻似乎又成了那个巧手的绣娘,她挥舞银针,将三根丝线在手中挥洒自如,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精心编绣未来,编绣一副关于春天的美丽图画……三色文化将在她的手中演绎出更加绚烂、传神的故事。

  前年,我曾随徒步群登跻巍峨挺拔且险峻的尖山,随着步步登高,眼前顿时呈现出一副绚丽、殊异的壮观图画,令人陶醉不已。于是写下了一首五律诗。题目就是《登跻水泉尖山感赋》:

  彩云把手接,

  弄作袖中巾。

  举足天梯近,

  回眸画图新。

  苍山含黛迹,

  郁树泛青尘。

  河水如锦线,

  绣成祖厉春。

  这首诗里,也就是在前几年,我似乎就已经构思、塑造了一位坐在河边将河水作为丝线来编绣春天的绣娘形象。这绣娘是谁耶?答曰:就是尖山脚下的黄湾啊!

  于此,我坚信,随着我的这篇文章的传播,并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可,黄湾作为黄河之滨一位用巧手和才思挥舞三色彩线编绣美好生活的绣娘形象,将永久定格于历史的记忆里!

作者与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2005年6月19日合影于会宁

  作者简介:武永宝,男,1963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文联主席,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近百万字的网络小说《独石记》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