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新闻

平凉市蒋家沟村泥塑艺人刘泉通过泥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20/04/08/ 15:00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常舒清 通讯员郑兵

平凉市蒋家沟村泥塑艺人刘泉通过泥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刘泉和他的“脊兽版”兵马俑塑像群

  在平凉市崆峒区蒋家沟村,一村民院子里摆放了长十余米、宽约2米有余的“脊兽版”兵马俑塑像群,有仙人有神兽,整齐列阵,气势磅礴。经了解得知,该组塑像是泥塑艺人刘泉耗时3个多月,经过14道程序,纯手工制作完成,共4大类100多种,有骑凤凰的仙人,也有头上长角的龙首,还有整齐排列的小狮子……队列整齐,看上去威风凛凛。

  执着坚守练就手艺

  刘泉出生在泥塑(脊兽制作)世家,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传人,他从小喜欢这一行,坚持制作泥塑、脊兽40余年,该项技艺已申请非遗。

  生于1963年的刘泉是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蒋家沟村人。他从14岁时就跟随祖辈玩泥巴,制作瓦罐、泥塑脊兽等。18岁起在崆峒山古建筑工地打工,28岁在家里办起古建泥塑工艺厂,至今常年做龙脊、凤脊、走兽等泥塑。40余年来,刘泉执着坚守,练就了精湛的泥塑工艺手艺。如今,他是崆峒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首届“崆峒工匠”;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平凉市脊兽制作、泥塑非遗项目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中级泥塑大师。

  刘泉手捏泥塑龙凤脊、走兽、麒麟送子、莲花生子、狮子驮宝瓶、蛟龙吻、二龙戏珠、乌龟驮宝瓶、牡丹莲花脊等160多个类别,创新泥塑的年年有鱼、金蟾吐钱、福鼠拉财、吉祥如意、奋斗、十二生肖等文化旅游纪念品,他的泥塑作品在平凉市独树一帜,成为民间颇有名气的“泥塑刘”。在传承祖辈流传下来的泥塑手艺的同时,刘泉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乡村生活的作品,重新演绎了陇原乡村风俗和乡土文化,为人们呈现原汁原味的“诗画田园”生活。刘泉告诉记者:“我想通过泥塑的形式来展现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其非凡意义。”

  潜心创作屡获奖项

  2017年5月,刘泉应邀为平凉市职业技术学院雕塑了校徽标志《祥艺》;2017年6月,他创作的泥塑人物组合《耕耘》被崆峒古镇农耕展馆收藏;2018年11月,他创作的《田园生活》系列作品被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农耕展馆收藏;2019年9月,他为崆峒区上杨乡雕塑大型民俗风情泥塑《群力奋进》;同年10月,为平凉市金陇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创作了《喜结良缘》民俗风情泥塑作品。

  2016年9月份,平凉刘泉古建脊兽有限公司成立,吸纳本村及周边地区30多名农民工和贫困户、残疾人就业,长期从事泥塑手工制作。2017年3月,刘泉泥塑作品《田园生活》荣获第十四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创新优秀奖。2017年4月,刘泉获得首届“崆峒工匠”、平凉市“优秀民间文艺工作者”等殊荣;2018年2月,泥塑《功到自然成》被评为平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优秀奖;2018年5月,刘泉创新设计的泥塑《飞天龙》《凤凰戏牡丹》工艺品入围甘肃省第三届“创新杯”工业设计大赛;2019年1月,刘泉泥塑作品《田园生活》荣获平凉市崆峒区首届泾河文艺奖民间艺术类二等奖。

  通讯员郑兵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常舒清 文/图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