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遗址出土汉晋简牍首次完整公布
中新社兰州12月1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12月1日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敦煌市博物馆馆藏的玉门关遗址及周边烽隧出土汉晋简牍首次完整公布,于近日整理出版的《玉门关汉简》一书,为考证两汉玉门关址提供了重要史料。
《玉门关汉简》共收录敦煌市博物馆藏玉门关(亦称“小方盘城”)遗址及周边烽燧发掘出土的汉晋简牍729枚,其中517枚属首次整理公布,内容涉及玉门关位置、出入关制度、中原与西域关系、西北边防制度、丝路交通等。
这些文献可弥补过去敦煌出土汉简的诸多内容,对玉门关址的探索以及两汉玉门关功能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书整理者还将曾收录于《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的212枚零散采集简进行了重新整理,在图版、释文的水平,以及编辑排版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称,《玉门关汉简》收有上述各批简牍数据的原大彩色图版和红外图版,图版旁附释文,方便参阅比照。书后另附“相关简号对照表及尺寸规格”及“一九九八年玉门关遗址发掘简报”,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遗址,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戈壁,是公元2至3世纪汉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地区西端最重要的关隘遗存,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遗址及附近烽燧出土简牍文书,为丝绸之路沿线多民族的文化特征提供了特殊见证。
作为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好、类型最完整、规模足够大的关隘遗存,玉门关遗址见证了汉代大型交通保障体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烽燧制度与长城防御制度,及对丝绸之路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保障。(完)
相关新闻
- 2019年05月11日桂皮还能这么用? 出土简牍记载古人美白牙齿方法
- 2019年03月13日海昏简牍中发现千余枚汉代“六博”棋谱
- 2019年09月18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锁阳城塔尔寺遗址考古发掘启动
- 2019年06月04日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启保护促文旅融合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