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寒食帖》九百年命运追溯(上)

 2019/11/07/ 16:50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杨虎

  觅蜀中高人题跋

  天上雨云漠漠。张家子弟的读书声从屋里响亮地透出来,回荡在稼禾碧绿的田野上,惊起了河湾里栖息的数只白鹭,在空中翩然徊旋。

  如此“晴耕雨读”大约三代之后,位于崇福寺不远的张家祖坟上,突然长出了一棵白色的檀木树。这棵檀木栉风沐雨,数年后便高达四五米。每到春天,枝条上便开满了白花,远远望去,形似一树琼玉。张家人欣喜异常,认为这昭示着张家血脉自祖宗生息的三晋之地散落全国之后,居于江原的这一支即将在蜀地迎来开枝散叶的繁盛局面,从此便自称为白檀张家。

  果不其然。白檀张家到了张浩父亲张公裕这一代,得益于赵宋王朝的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数十载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得以入朝为官。张公裕为人宽厚,与同事李公择之间常诗酒唱和,颇为相得。也是《寒食帖》机遇巧合,李公择的妹妹恰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的母亲。所以张浩自小便与黄庭坚在一起玩耍。长大之后,张浩虽文名不显,却眼光独具,尤爱苏东坡的诗、词、书三绝。东坡被贬谪在黄州之后,远在京城河南永安的他忧心忡忡地关注东坡的一举一动,当他听到东坡在黄州愁闷欲死,心里大恸,恨不得自己插翅飞到东坡身边,为其牵马执蹬,磨墨铺纸,然而官职在身,乌纱难辞,他常为此夜不能寐,终日唉声叹气:我大宋何以不惜文士如此?

  从黄州衙门的那位杂役手中得到《寒食帖》之后,张浩爱不释手。他将其精心置放,每次谒览前,都要洗手焚香。多年以来,张浩一直渴望自己能在书艺上有所精进,因此常在公务之余,走访村野,叩问禅院,搜寻街巷间的碑刻,谁知踏遍了夕阳余晖,却每每一无所得。正无限怅惘,却忽然每日里可以亲炙苏东坡手书真迹,真正是大喜过望。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因母亲去世,正在江原守孝的张浩听说好友黄庭坚因官场人事倾轧,借探亲之名,正在岷江边上的青神县寄情山水,顿时萌生了一个念头:东坡远在海南,不知今生还否能够相见?倘若不能再见东坡,这《寒食帖》须得另觅一高人为之题跋,方可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如今天下书艺,世人皆谓苏黄米蔡。米芾自己不熟悉,蔡京为人奸恶,唯有黄庭坚正好!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