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新闻

【视界】银幕上的共和国英雄

 2019/10/09/ 10:0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王 莉

秦怡

  人民艺术家秦怡

  孙佳音

  秦怡的一生,可以说是美丽的,与光影相伴的一生。1938年,16岁的秦怡在同学的建议下,离开上海,到湖北武汉加入抗日队伍。在前线,她当护士、抬担架,以一名少女的微薄之力,支援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不过,因为长得好看,很快被选入中国电影制片厂当实习演员,参演了《正在想》《好丈夫》等话剧和电影作品。1941年,秦怡进入中华剧艺社,成为该社演员。在长时间的话剧舞台实践中,演技被不断打磨。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哪怕在主演《大地回春》成名之后,秦怡还甘愿为别人跑龙套。1945年,抗战胜利,秦怡回到上海。为了养家,她一个接一个地拍戏,也一个接一个地塑造成功的角色:《两家春》里勇敢的北方农村的童养媳坠儿,《铁道游击队》中的芳林嫂,《马兰花开》里性格坚毅的铲运机工人马兰……1957年,秦怡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女篮5号》,她的美丽坚强,她的敢爱敢恨长久留在了新中国的银幕上。

  80年的演艺生涯,在电影的长廊里熠熠闪光。秦怡的美,美在鲜花簇拥时,更美在繁华散尽后的优雅和坚强。她在86岁时,为地震灾区捐出了毕生积蓄;她在93岁的高龄时,自编自演自筹资金拍摄了电影《青海湖畔》。当时有人为秦怡的健康着想,劝她在上海的摄影棚里搭个布景,照样可以拍摄影片。“艺术创作离不开真实,我一定要亲自下生活、上高原进行实地拍摄,才能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感动观众、对得起观众。”于是,她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坚持和剧组成员一起登上青藏高原,坚持工作在拍摄第一线,坚持活到老、干到老,在高原拍了一个多月,她自己走到了海拔4300米的地方。

樊锦诗

  《吾爱敦煌》:文物保护者的颂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莉

  9月的敦煌,景色宜人,莫高窟游人如织。甘肃风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正在紧张筹拍电影《吾爱敦煌》(暂名),外景拍摄已正式启动。

  这是一部以历史文化为背景的现实人物传记艺术电影故事片。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是故事主要生活原型,也是故事的主人公。

  对于拍摄初衷,该片策划张家昌表示,从古时的文明初会,到今天的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中华民族敦邦睦邻、友好包容的传统与气度,敦煌是一个标识,而樊锦诗是今天敦煌的标识。用电影宣传敦煌,颂扬樊锦诗和一代代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的莫高窟人,是甘肃风行影视公司的一个夙愿。

  这样一个题材并不易做,因为它最动人的层次在于文化、人性、灵魂方面,追求类似动作片那样的效果,或者端着架子复述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都不可取。

  苗月是国内著名导演、编剧,因《天上的菊美》《大火种》《十八洞村》等作品而被观众熟知。制片人郝平介绍,为了拍好这部影片,甘肃风行影视公司和苗月率领的团队已三进敦煌,仅第一次就采访敦煌研究院各部门、各层面、各年龄段人员30多人,剧本创作和修改已完成。

  制片人潘红阳介绍,自从接触到这个题材,苗月就像海绵一样,从敦煌壁画、书籍到以前的影像资料,她都全方位地吸收;采访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她都细心地跟他们交谈,她想捕捉到每一个人眼里的樊锦诗是什么样的形象,她想以自己的角度和视野,呈现樊锦诗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正因为如此,苗月进入洞窟,不仅是对壁画做一次深入的了解,更是对樊锦诗工作时的状态做时间和空间上的感受。

  目前,剧组正在抢拍敦煌的秋景和旅游高峰期人流,更详细的勘景和其他准备工作也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

  潘红阳说,拍摄中有三大难题,给剧组带来不小的困扰。一是如何复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敦煌研究院;二是如何拍出观众心中真实的敦煌,还要让电影好看;三是拍摄周期的拆分和拉长,因为敦煌最美、最有利于拍摄的季节,正是旅游旺季,游人太多给拍摄带来诸多不便。

  尽管如此,潘红阳说,再苦再累再大的困难,剧组都能克服。苗月也一再告诫剧组所有工作人员,一定要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带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去创作。因为,在她们看来,只有如此,才能对得起这部影片,才能对得起把青春和一生奉献给敦煌莫高窟的所有文物保护工作者们。

  推出这样一部重点影片,可以说是甘肃电影界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从项目立项伊始,就引起广泛关注和各界支持。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省委宣传部给予具体指导;省文物局、酒泉市委市政府、敦煌市委市政府和敦煌研究院给予热情支持;省内外许多影视制作机构都给予大力协助。

  张家昌说,这部影片将从更高层次宣传甘肃,从共和国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高度,勾画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甘肃乃至全国的文物工作者、文化人、知识分子有着怎样的姿态和作为。这样的姿态和作为,就是爱国抱负、人文情怀和敬业追求。

  创作谈

  我们这样讲述樊锦诗的故事

  苗 月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正在进行创作的这部关于敦煌的电影故事片,要表达的就是关于传承的主题。故事的主人公是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守护者。他们倾其一生所进行的事业,就是要让敦煌莫高窟珍藏的中华民族的文脉得以传承。

  在敦煌莫高窟,传承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专业技术,这是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分子群体共同来完成的伟大事业!70多年来,在敦煌莫高窟从事研究保护工作的几代知识分子和技术工匠,筚路蓝缕,历经艰辛,努力传承民族的文脉,他们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优秀的知识分子是如何保有自己应该有的样子和本色的。我们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故事片,希望给予这个群体一次充满敬意的关注和真诚的颂扬。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对这个群体做一次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深度的故事讲述。我想,这是这部影片最想彰显的思想意义。

  守护敦煌、传承文脉,是樊锦诗的动作线、事业线、命运线,也是我们电影的故事线。青春的樊锦诗、中年的樊锦诗、老年的樊锦诗,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樊锦诗的人生画幅一层叠着一层、一层覆盖着一层,形成了她人生的厚度。在电影故事里,我们需要一层层讲述,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讲述到今天,她和同事们做了一件只有这个时代才可能完成的事情:建立数字中心,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把敦煌莫高窟古老的文化精神进行新的展示,让敦煌莫高窟在现代化数字化的时代里更加盛大。这也让樊锦诗60岁才开始的数字化人生,成为她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樊锦诗和她的前辈、她的后任选择了这样一种生活,就像那些苦修的僧人,又像那些曾经执着绘画而又淡泊沉默的画师,与敦煌相遇之初的惊喜与悸动,最终变成使命,支撑着他们度过所有的苦厄,矢志不渝。

  我们的电影这样讲述樊锦诗的故事。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