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人物访谈

陈彦:《主角》是一部秦腔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2019/09/10/ 17:2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蔡馨逸

陈彦:《主角》是一部秦腔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蔡馨逸

  陈彦的《主角》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从放羊娃磨炼成名角儿的人生历程,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个人的机遇沉浮、秦腔的兴衰变迁和社会的沧桑巨变在书中娓娓道来。

  获奖后,陈彦向记者讲述了《主角》的创作历程。

  一部向秦腔致敬的作品

  记者:《主角》在斩获2018年度“中国好书”和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后,又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一代表中国文学领域最高荣誉的奖项,您有何感受?

  陈彦:对于一个创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正如您所说的,这是中国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我十几岁爱上文学,后来把精力主要放在舞台剧创作上了。十年前写第一部长篇《西京故事》,算是一种回归。后来又写了《装台》,《主角》是第三部长篇。从内心讲,我并没想到要去冲刺某个奖,只是写了自己浸泡过几十年的生活,那个“浸泡池”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是一个有着80年历史的剧院,4个演出团,还有一个创作研究中心。我干过专业编剧,也干过团长、院长,始终都在与各种角儿打交道。是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命运起伏,搅动着我的心灵,让我有一种讲述的欲望。这部长篇最早写下的名字叫《花旦》,写写停停,直到后来离开剧院,才有点“庐山”之外看“庐山”的感觉,便一气写了下来。获得茅奖,我立即想到这个剧院,想到那些角儿,这是一部向秦腔致敬的作品。

  记者:《主角》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陈彦:我在这个大剧院生活了几十年,心里充盈着无尽的故事,行走着数不胜数的鲜活人物,就想把他们写出来。我觉得他们的故事,是一定能打动人的。再就是一部秦腔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这里面有许多值得发掘的东西,这些东西能说清楚文化的根性,他们直接从民间生长出来,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裹挟,已经丰沛得满树繁花了。这些花朵采摘下来,就是小说的“四梁八柱”与骨架。我是希望在相对精彩的故事背后,有一种硬朗的精神支撑,让角儿唱出的是有“丹田”之气的浑厚嗓音。总之,我对浸泡了几十年的秦腔文化有一种深深的眷顾,希望用鲜活的形象加以诠释与概括。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