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晚发西垂有劲枝——记甘肃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祝中熹

 2019/08/27/ 11:11 来源:每日甘肃网 祁 波

晚发西垂有劲枝

——记甘肃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祝中熹

祁 波

  图为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甘肃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祝中熹给礼县党政干部作《秦文化与中华文明》主题报告。

图为祝中熹在礼县盐官镇盐井祠考察。

图为祝中熹在礼县博物馆鉴定文物。

  缘于秦文化的研究,有幸与甘肃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祝中熹先生结识。一经攀谈,便为他那开诚布公,推心与人,敢抒己见的坦诚所感染;说古道今,言简意赅,极有见地而中肯,使我顿生“相识恨晚”之慨。同时,为他多年来在秦史和秦文化研究方面执着的追求和可贵的探索精神,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敬佩。

  说起他在先秦历史领域的耕耘,可追溯到学生时代。1957年秋天,祝中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原本酷爱文学,梦想成为诗人或作家的愣头小伙,由于历史的执拗,却事与愿违。一下子被校内浓厚的学术氛围所裹挟,不由自主地踏入了社会科学的葱笼园囿。山大历史系,号称“八马同槽”(指八位正教授共聚一系,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我国高校中是极为罕见,也是非常难得的佳事),的确不乏夺席谈经的气象。缜密善考的黄云眉先生,多识能辨的童书业先生,博学睿思的王中荦先生,厚重求实的韩连琪先生等。他们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那些天之骄子的心境和兴趣,陶冶着他们萌育中的治学精神。那时又正值史学界“五朵金花”争奇斗妍的岁月,特别是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开展的热火朝天;而山东大学则是这场讨论的重要平台之一,论战中涌现出的三大学派,在山大均能找到其代表人物。这种令人欣喜的局面,对于求知欲正旺的莘莘学子来说,不可能不受感染和诱发。为了弄明白论战各方争议的症结,掌握各派主张的观点,熟悉各派持论所依据的史料,判断各派的是非曲直,祝中熹刻苦学习辩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研读各派学者论著的同时,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并注意了解考古提供的信息。于是作摘录、制卡片、写札记,俨然一副“潜学者”的作派,虽劳神费时而自得其乐,在从事先秦史的研究方面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祝中熹的这种痴迷一直延续到他大学毕业,由于在此领域踌躇已久,势必形成学术志趣的走向,并使其学思始终在先秦社会形态的天地间驰骋。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