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西部地理

【西部地理】武威磨嘴子汉墓:探微彩绘木鸠杖《王杖简》

 2019/08/07/ 12:46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武威磨嘴子汉墓:探微彩绘木鸠杖《王杖简》

杂木河

彩绘木鸠杖的杖首部分

彩绘木鸠杖和《王杖简》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鸠杖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所有汉代木鸠杖中,彩绘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它和一同出土的《王杖简》,是我国古代敬老爱老养老方面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实物资料。

  1 杂木河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称

  5月,记者在河西采访时,在武威市博物馆,曾见到一件有趣的汉代文物——彩绘木鸠。

  它为木质,卧姿。双目平视,口中含物,两翼收拢于背部,尾呈平行片状,两足曲伸,中有方形卯,为杖杆接榫处。通体墨彩绘制,从颈至腹绘鱼鳞状羽毛,两翼及尾上部绘鱼骨状羽毛。讲解员说,它是彩绘木鸠杖的杖首部分,是汉代尊老养老制度的实物资料,和它形制相近的一件鸠杖,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那件木鸠杖的出土地,来自于杂木河畔的磨嘴子汉墓。

  杂木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冷龙岭北侧的牛头山、卡洼掌、红崾岘一带,东流经毛藏寺到杂木寺出山,将淙淙清流注入武威市凉州区。出山口的这段杂木河河长60公里,集水面积达到851公里。

  在上游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杂木河还是一副高冷的模样,山谷盆地,草场丰茂、灌木密集,而到了下游的凉州区,便更多的带了尘世的烟火气。这段河流滋润的是走廊平原的丰腴灌区,由此,杂木河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称,举世闻名的磨嘴子汉墓群给了它文化史上强烈的符号象征意义。

  就在武威市西南15公里处的杂木河西侧,有一处高出河床二三十米的二级台地,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70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面积70万平方米的墓群,这便是磨嘴子汉墓群所在地,站在台地上,仍能看到一些紧密排列的墓室和残存的墓墙……

  同行的一位武威文友说,1955年和1959年时,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2次发掘,共清理汉墓37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18号墓出土了王杖和《王杖简》,编为1册,完整无缺。

  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的2005年,磨嘴子汉墓群的发掘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更多的汉简、壁画、木雕、丝、麻、草编织物等极具研究、观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得以和世人见面。

  在甘肃省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这根彩绘木鸠杖和《王杖简》。

  这件松木质的鸠杖由杖首和杖杆组成。杖首位置的鸠鸟,口含食粒,以白粉作地,用红、黑二彩绘出羽毛。鸠腹下有圆卯眼以纳杖。杖身上端较下部略细,光滑坚实,为木之本色,无绘饰。它应该是墓主生前使用的手杖。

  说到手杖,应该是人类早期就开始使用的生活用具之一,后来带有拐把的手杖成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用具,中国古代的贴切别名叫“扶老”;“杖藜而行”的生活图景也成为高人韵士诗歌中的意象。

  那么,为何这两件木杖上都要雕刻一只斑鸠呢?

  2 斑鸠是汉高祖的幸运鸟?

  汉代学者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曾记载一个有趣的故事:汉高祖刘邦和项羽打仗,刘邦被打败了,项羽紧追不舍,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刘邦躲藏在灌木丛中。当时正好有一只斑鸠鸟落在树上,而且不断鸣叫。

  项军赶到,理所当然地认为树下无人,否则斑鸠鸟不会自由自在地鸣叫。由于有斑鸠打掩护,刘邦终于脱了险。所以,等到刘邦当了皇帝,为了纪念这只不同寻常的鸟,就做了鸠杖用来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

  还有更离奇的说法,鸠为不噎之鸟,《后汉书·礼志》:“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这有点不科学啊!不过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

  跟随鸠杖一起出土的还有松木削制的《王杖简》,它共计10枚,有几枚系在杖端,其余则散在棺旁。两道编绳,先书后编;墨书隶体,字迹清晰。每枚简容字多者37字,少者6字,共240字。其内容记载了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并录建始二年(前31年)九月“年七十受王杖”的诏书与河平元年(前28年)殴击王杖主当弃市的令。竹简上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当时关于“王杖”的内容,由于简上无编号,出土时次序已乱,史学界称其为“王杖十简”。

  《王杖简》的内容丰富、字迹清晰、次第分明,既有尊老养老、高年赐杖的明确命令,也有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的具体法规,反映了统治者对待老年民众的宽厚、仁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是不可多得的汉隶书法艺术品。

  有这两件实物,就解开了“七十赐王杖”“著鸠于杖末”的千古之谜。

  据《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明帝曾主持一次祭祀寿星仪式,还安排了宴会,与会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满70岁,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资格成为汉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还赠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木鸠杖。受鸠杖的人相当于俸禄六百石的官吏,受到全社会尊敬,可以自由出入官府,可以在天子道上行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侮辱、打骂和虐待,犯者,以“大逆不道”罪公开斩首。

  可见汉代,已经形成了尊老养老的制度法规,由这些制度更可以看出当时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此风尚绵延千年不息,终于成为华夏民族血脉中至为珍贵的文化传承。

  3“空巢老人”现象在唐代已引起关注

  最近一部名为《长安十二时辰》的古装悬疑剧大热,其中一个有趣的细节值得关注。在上元节,大唐圣人(皇帝的称呼,以唐玄宗为原型)在花萼楼大宴群臣,须发皆白的何监何执正拄着一根黑色的手杖。

  杖首也是斑鸠的造型。

  它是不是圣人赐予何监的呢?这完全有可能,因为敬老尊老制度在唐代更趋完善,首先是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做法。

  为了防止出现“空巢老人”,在唐朝法律上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意思是,家中有老人,子孙不能远走他乡,让父母孤苦无依,就要被治罪。

  那时还注重精神养老,当时叫作“色养”,是指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一代名相房玄龄就是这方面的楷模,《贞观政要·孝友》称,房玄龄“事继娘,能以色养,恭谨过人”。

  此外,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专门养老机构“孤独园”,在唐代得到了推广,尤其到了宋元时期,这种或称“福田院”,或称的官办慈善性质的养老院得到普遍推广。

  明、清两朝,朝廷继续发展官办、民办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养济院”。

  这种为七旬以上老人的赠杖遗俗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明代朱元璋上台后,曾先后两次颁发诏令,实行孤贫老人终身养老。一次是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一次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他也还继承汉代的“赐杖”制。

  清代对玉鸠杖首有文献记载,《清高宗御制诗文集》中载有:“铸铜及削玉鸠首杖头为养老,汉朝制贡珍西域驰因他食葚譬,启我教民,思设曰资扶策,将留待异时”。

  乾隆皇帝时,清宫藏有汉代的青铜和玉的鸠杖首,当时乾隆皇帝还命工匠用上好的新疆和田玉仿制,现藏于台北故宫。

  乾隆皇帝八旬寿诞时,有大臣给乾隆皇帝的寿联就用了鸠杖作典:“鸠杖作朋春宴饫,莺衣呈舞嘏词新”。

  所以民间给老人做寿时,便有“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这样的寿联。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小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