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考古

古树参天方知历史厚重 兰州的这些古树承载了许多秘密

 2019/08/05/ 10:40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吕晟君

古树参天方知历史厚重

兰州的这些古树承载了许多秘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吕晟君

  古树名木被喻为“活文物”,其定义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稀奇稀少树种”。若把古树名木视为一种资源,那它就是一种不可再生、能同时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珍贵人文资源,也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其他物质与人为的行为都无法替代,具有极高的科研、生态、观赏和科普价值。此次我市445棵古树名木陆续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这也意味着,它们公开“亮相”后,将能更好地受到社会和群众的保护。

  据当时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榆中县连搭镇,有一棵青杄树,挂满了红被面,当地村民视之为“神树”。当该处面临拆迁时,就有住户说拆迁费不给都行,就是不要把这棵树挖掉。正是在村民们的无私保护下,这棵树才留存至今。要“神树”不要拆迁费,这也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古树的尊重和敬畏。也正如此,虽历经沧桑,有不少古树在民间得以存活下来。

  在红古区张家寺村寺庙旁,有一棵约1300年的古树。相传,这棵树为江夏王李道宗王府伍总管奉命,为文成公主进藏沿途修建驿站,此地为其中一处。当时总管从内地运来12棵小槐树,种植于驿站周边驱邪,后仅低洼处一棵存活。现为三发根芽重生至今。

  在皋兰县什川镇,有关古树名木的传说也很多。比如,这里就流传着连孩子们都知道的与“连心树”有关的动人故事。

  1957年1月,什川乡五星社社员精心挑选了一棵优质果树上收获的上等苹果,向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赠送“解放果”、“翻身果”。人们先用邮箱邮寄,但被退回,后又推选代表上京面送。到京后,代表的再三恳求和感人肺腑的话语,打动了中央办公厅的接待同志,终于答应将苹果收下。3月下旬,五星社收到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书信,信中写道:“五星社社员同志们,给主席送来的苹果已收到,主席说不能白吃农民的果子,现付上款,希望以后不要这样做……,要大力发展苹果。”

  自从毛泽东同志品尝了什川的苹果后,当地人们更加精心呵护自己的果园,这棵树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万亩梨园也愈发郁郁葱葱,瓜果的味道越来越甜。从此,什川人便把这棵给他们带来美好记忆的苹果树称为“连心树”。

  什川镇北庄村十字街西面的街道边,还有一棵见证什川历史的活丰碑——五百年古槐。古槐虽历经五百年的沧桑,至今仍茎体苍郁,枝杆交柯,叶茂如鳞,树冠覆地达数10米,树围5.2米,高约15米,1987年5月列为县级古树名木进行保护。

  据《金城魏氏家谱》的《槐树记》记载,古槐初由魏氏敬太君从娘家敬家坪(榆中)将树苗携带至什川,种植于魏氏家祠门前,至今已有500多年。什川古槐曾遭三次雷击,有三大主枝断裂。但至今老槐仍健康成长,福荫村民。传说原榆中敬家坪老槐树由山西洪洞县移植而来,是明朝山西洪洞大移民时所植。如今屹立什川的古槐被当地乡民视为金城魏氏之根,受到什川乡亲的保护和祭拜。500余年的古槐是金城魏氏之根。

  梨园记载的故事远不止这些:有“世界第一古梨园”美誉的什川万亩古梨园最老的梨树高龄多少呢?2005年,皋兰县的有关专家、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根据魏氏家谱的记载,在万亩梨园中仔细寻找,评选出了两棵年代久远、树龄达438岁、枝繁叶茂、产量最高的冬果梨树和软儿梨树,分别将其命名为“树王”、“树后”。

  “树王”、“树后”位于什川楼子街向北500米的梨园中。两棵树相隔不足50米,属什川最老的一片园区。“树王”、“树后”树冠高大开阔,栽于明嘉靖年间(1577年),树径达4.2米,冠幅约15米,树高有11米,每年的产果量仍维持在2000公斤以上。树王是一棵冬果梨树,树后是一棵软儿梨树。

  什川民间流传,一日王母娘娘在瑶池宴请百仙,为求得百花绽放之热闹景象,突发奇想,传旨给百花仙子,让天庭各色花卉在宴席间同时盛开。百花仙子不敢违抗懿旨,便各使绝技,当日各色鲜花缤纷怒放。事有不巧,恰逢梨花仙子飘落凡间,远眺什川,峡谷秀美,河水环绕,酷似太极,便萌生传授百姓梨树栽植技艺之想法。因此她主持的梨花没有绽放,终被王母娘娘发现,且认为梨花仙子私离天庭,有意抗旨,十分恼怒,遂降旨让梨花仙子永留人间,不得返回天庭。从黄河边凌波而起欲回天庭的梨花仙子闻听王母懿旨后,已无归天之心,顷刻化作石身,驻足黄河岸边,呵护万亩梨园,年年洒下甘露,催开树树梨花,造福一方生灵,让这里的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梨花仙子是什川的“保护神”,很受当地人民爱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