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美文欣赏

【百花】平凉二帖

 2019/07/16/ 10: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漠 月

平凉二帖

  漠 月

崆 峒

  轩辕问道,始皇帝西巡,汉武帝寻仙,太史公登临……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崆峒。但是,三山五岳中,没有崆峒的位置。然而,崆峒的声名,未必不及三山五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有道理的。有关崆峒的传说太多,但是不能以真假说,只能以虚实论。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乃千古天问。

  这里,只讲一件事,所谓仙山问道。

  提问者,轩辕黄帝,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最初的政治领袖。被问者,崆峒山隐士广成子,时年一千两百岁。按照《庄子》的记叙,为寻求治国之道而问的黄帝,第一次却遭到广成子的拒绝。黄帝很虔诚,千里之行,一路崎岖,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竟然吃了闭门羹。贵为天子的黄帝,肯定不悦。不过,黄帝大度,不计前嫌,然后冥想斋戒,倒空自我。经过三个月的静修之后,黄帝再上崆峒山问道广成子。黄帝此行,是跪着去的,膝盖流出了血,将路面上的石头都染红了。黄帝忍痛跪行,谦恭拜师。只见广成子在山洞里南首而卧,黄帝跪着进去,再拜稽首。经过这一番折腾,广成子的脸面才有了笑容。黄帝接受上次的教训,这次多了个心眼,故意不问治国之道,问的是治身之道,也就是养生之道。

  广成子是这样说的: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大概的意思是,燮理阴阳,形神相守,神闲气定,无为有为,才能够长生不老。醍醐灌顶。黄帝顿悟:欲治国,先治身,大小不同,道理是一样的。

  写到这里,笔者蓦然想起老子。想起老子,自然而然地想起《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如是说。

  真正的要义在这里:黄帝在崆峒山,走出了一条曲折的问道-求道-悟道-得道之路。自此,黄帝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勤政爱民,文治武功,彪炳天下。

安口窑

  安口窑,在安口镇。

  安口镇,在华亭县。华亭县是平凉市最富裕的县(已经改为华亭市)。华亭人因此而自豪,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一点都不谦虚。不谦虚有不谦虚的资本,主要是日子过得滋润——煤炭储量丰富,陶瓷业兴盛。《天工开物·陶埏》载:“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惟出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平凉华亭即为安口。懂点这方面常识的人都知道,煤炭和陶瓷是相伴而生的。制作陶瓷的原料陶泥(垩土),就存在煤炭的夹层里。照此解释,陶瓷的烟火气与生俱有,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安口得天独厚,就有了曾经千年烟火不断的安口窑。

  一旦进入安口镇,最明显的感觉确实是烟火气较重,这并非什么心理暗示。市区内虽然整洁如新,绿树成荫,周围的山坡草木繁盛,郁郁葱葱,但街道的角落免不了细碎的黑色煤末,它们躲过了环卫工人的扫帚,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人间的喧嚣。这还不算什么,道路两旁不时出现堆积着煤炭的小煤场,与绿色的环境总是不大协调。然而,曾几何时,正是这些黑色的煤炭,浴火重生,涅槃了无数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享誉世界。

  参观这里的陶瓷博物馆之后,我才知道安口陶瓷同样历史悠久,兴于隋唐时期,宋元达到鼎盛,官办与私营并存,明末至晚清,战争频繁,安口陶瓷数次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安口陶瓷再度兴起,产品远销各地。不过,在我看来,馆内陈设的碗、盘、缸、盆、碟、罐什么的,实在算不上高档,用来盛粗茶淡饭很匹配,也算是相得益彰吧。我这样说,其实并无贬义,反倒心生感动和敬意:民间烟火、百姓情怀,在这一件件再普通不过的陶瓷上凝结,然后朴素地呈现,然后走进千家万户。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老百姓而言,即便是披挂一身龙袍又有什么用?简直就是累赘,远不如一海碗油泼辣子干拌面来得扎实。

  安口,安口,安家糊口——这才是安口地名的真正来历。但是,这并不妨碍安口作为甘肃的四大古镇之一,而名扬天下。让安口名扬天下的,正是这里的陶瓷。

  之后,参观安口窑场。窑场在一处山脚下,情景令我大为惊讶,乃至诧异。有那么一阵子,参观者的神情是肃穆的。到处是坍塌的窑洞、裸露的窑口,烟熏火燎过后的窑壁上,黑色的烧釉层层叠挂,危如累卵,触目惊心。阴天的一声雷吼,都有可能让它们轰然坠落(事实上,它们已经坠落过多次了,是在历史过往的战乱中)。它们的周围,则散落着各种陶瓷产品的残骸。眼下的窑场,无一星半点烟火,冷酷寂寞。也许因为身临其境,我还是能够闻得到曾经的那种烧窑的独特的烟火气,淡淡的,有一点苦涩,有一点腥臊,仿佛混合了人的血液,抑或汗水。

  一条曲曲折折的盘山小路,通往窑场后面的山坡。房屋依山坡而建,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每家屋前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一些时令菜蔬,夏秋之际,自给自足。他们还就地取材,废物新用,将烧坏的陶瓷用于砌墙圈院子,甚至盖房。于是,“瓦罐垒墙墙不倒”,成为他们的专属谚语,流传至今,至今仍在流传。这里是窑工们的生活居住区,称之为窑村亦无不可。几代窑工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而他们赖以生存的依靠,就是山坡下那处窑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烧窑的火不灭,烟不断,使得整个安口都笼罩在这袅袅婷婷的烟火里了,因为安口有很多这样的窑村。这是一幅怎样的民间的世俗的图像啊,艰辛、淡然、温情、和缓、包容、坚韧……然而,这一切,都已成过往。

  我的这些描述性文字,只不过是对这个窑村的一次简单还原,很表象的。在一个真正的陶工眼里,每一件陶器或者瓷器都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烧制和出炉,就是自己那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婴儿出世,意义重大,不可小觑。

  我们访问了一位老人。老人就居住在用几十口倒扣的大缸砌成的院子里。老人正在给破土的菜苗松土。老人年过七旬,精神矍铄,对我们的访问淡然若定,有问必答,可见阅人无数。我们和老人告别。老人的身后,一株牡丹开得如火如荼,花团锦簇。老人说,这株牡丹已过百岁。也许,正是这株百岁牡丹,让老人执著地留守。

  窑场对面,有一条铁路,叫中宝铁路,一列列火车风驰电掣。钢铁的巨龙呼啸而过,安口窑在颤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