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杂谈

用心的古装剧能够还原古代生活

 2019/07/08/ 15:01 来源:解放日报 钟菡

用心的古装剧能够还原古代生活

  近来古装剧每每因服饰、场景不考究而受人诟病,但近日播出的《长安十二时辰》却广受好评。相比以往关注剧情和演员,观众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该剧对唐朝街景、服装化妆、礼仪等细节的高还原度上。有人称这部剧可作为一部唐代纪录片看。剧中出现的计时法、叉手礼等细节在历史记载中真有依据吗?用影视作品还原古代社会生活是否可行?

用心的古装剧能够还原古代生活

  作品还要有文化上的营养

  《长安十二时辰》根据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发生在唐朝天宝三载的上元节前夕,长安城混入突厥狼卫想要在上元节当晚制造混乱,由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和由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临危受命,在十二时辰内抓获背后主谋,破除隐患。该剧豆瓣评分达8.7分,成为近期评分最高的网剧。“细节太多无法快进”“还原一个真实的长安”等成为观众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真实还原唐代是否就是作品的着力点?导演曹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长安十二时辰》为了更真实地展现主角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让观众相信故事真的存在,所以努力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盛唐上元节环境。“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创作态度的问题。我们当时定了一个方案,所有的设定都按照天宝三载这一年往前考据,比如在室内陈设中还有隋朝的古董。在还原历史上我们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虽然也只是盛唐时期的冰山一角。”

  《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的“叉手礼”,称“巳时”为“大荒落”等的确符合历史,也获得了文史学者的认可。唐代文学专家胡中行介绍,在唐代,饼是主要食品,烤的食物比较多;服装的颜色和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穿混。比如当时管做官的叫“释褐”,也就是脱去麻布衣,因为这是老百姓穿的衣服。这些细节在剧中都有较好的体现。不过作品中也有虚构的部分,比如“靖安司”“狼卫”等历史上并不存在。“《长安十二时辰》故事的现代意识非常强,其实天宝三载突厥即将灭亡,并不是唐朝的主要危机,但小说不妨借古说今,展开艺术想象。”胡中行说。

  该剧播出后,网友对历史还原度的热议也诞生了不少细节“考据党”,这让创作者备受鼓舞。曹盾认为,这种对细节的考据也是他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职责,“除了讲好一个故事,作品还要有文化上的营养。希望将来的年轻人包括我的孩子在看这些作品时,也能感受和学习到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李白未必当时“热搜第一”

  近日,“李白包办长安十二时辰作词”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整理发现,该剧所有主题曲、插曲作词都为李白。曹盾表示,这是因为李白是盛唐时期诗人的代表。“用唐诗来抒发唐代人的感情是最恰当的方式。”

  不过,在学者眼里,全用李白诗作未必是最恰当的选择,这也是“还原古代”中常见的问题:往往把现代人对古代的认识强加在古人身上。“在盛唐时,李白的诗还未定为一尊。王维、张九龄、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诗人,也是歌女热衷于传唱作品的对象,李白并不比他们出挑。”胡中行提出,李白诗歌地位的脱颖而出有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后人的评价高于当时。李白的创作高峰在前期,天宝三载他的许多名作都已经问世,但剧中所引用的《清平乐》《忆秦娥》等作品是否是李白所做还有争议,也并非李白的代表作。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还原古代中的难点,剧组再用心,也总有顾不到的细节。“《长安十二时辰》吸引观众的点与其说是真实,不如说是新鲜。”胡中行认为,我们在写古代、拍古代时形成模式化思维,不管哪朝皇帝,必定叫“陛下”,不管什么场合,都只会作揖,所以“圣人”“叉手礼”的出现就让人耳目一新。

  还原古代要形神兼备

  正如学者所说,文与史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文不能脱离史,过分考据也会丧失审美价值。因此,观众应客观看待影视作品中的复古还原。尽管《长安十二时辰》对唐代的还原度,让网友戏称此剧可以作为业余爱好者学习唐代历史的参考,但曹盾强调,他希望这部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大家通过我们的戏,不仅看到了一个好故事,还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也就达到了目的。”胡中行也认为,影视剧中的历史知识毕竟是碎片化的,真正要了解唐代,还是要去博物馆看文物、阅读相关书籍等,影视作品只是引导。

  另一方面,《长安十二时辰》所引发的观剧热、考据热,也体现出观众对精品历史剧的渴求。“唐朝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样的句子,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年间,当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尚能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景,而天宝三载正是唐朝的鼎峰时代,那该是何种风貌?!”胡中行认为,古装剧在还原历史时应做到形神兼备,既要有考究的细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在精神气质上塑造大国精神和强国之气。 (钟菡 实习生刘珈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