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考古

【文物中的历史】古代兵器:远去的刀光剑影(上)

 2019/07/02/ 10:3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闵媛

  矛

战国 铜矛(镇原县博物馆藏)

  《说文解字·十二下·戈部》:“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

  矛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其构造简单,只有矛头、矛柄两部分。展出的通常是矛头部分。

  矛头中部为“脊”,脊左右两边展开成带刃的矛叶,并向前聚集成锐利的尖锋。“骹”是用来连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细便于装柄。

  矛的种类很多,多在《说文解字·十四下·金部》,如“鋌,小矛也”“铊,短矛也”。

  在周代,矛按用途可以分为酋矛(一般长四尺)和夷矛(长三寻,八尺为一旬)两种,实际上就是短矛和长矛。酋矛主要是步兵使用,夷矛则是兵车上使用的。

  矛的缺点是刃部较长,刺杀不如枪那样灵便,因此到了晋代,枪兴起后,矛就逐渐衰落了。

  戟

西周 青铜人头戟 (甘肃省博物馆藏)

  戟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多功能长柄武器。《说文解字·十二下·戈部》:“戟,有枝兵也。会意从戈,从榦省。今字误作戟。”段注:“戟为有枝之兵,则非若戈之平头。”

  所谓“有枝”,是指构造不同的刃峰多向突出,犹如树枝的分叉。通常形制是戈与矛的组合(少数戟为戈与刀的组合),即在戈的柲顶再安装上矛,使之成为一种可勾可刺,可下啄亦可横砍的复合型武器。

  在战国和汉代,戟经常用为武器力量强大的标志。《史记》中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持戟百万”来比喻国力强大。因戟的功能比戈多,且杀伤力也比戈大,因此,戟被广泛使用后,就慢慢取代了戈,成为战场上主要的兵器。南北朝后,渐渐被枪取代,转而作为仪仗、卫门的器物。

秦六棱铜铁复合殳 (天水市博物馆藏)

  除了戟之外,这里还要聊聊另一种兵器殳(shū)。殳是一种用竹、木做成的兵器,长一丈二尺,有棱无刃。《周礼·考工记》:“殳长寻有四尺。八尺曰寻,是丈二也。冶氏为戈戟之属,不言殳刃,是无刃也。”意思是说,殳是一种戈戟类的兵器,没有刃。殳主要用于攻击。

  在夏商周时,虽然铜制兵器已大量使用,但竹木兵器仍然是必要的装备。铜兵器一般只供贵族们使用,奴隶们所用的兵器主要还是竹木做的殳。殳这种兵器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材料容易搜集,可以大量供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