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人物访谈

【人物在陇原】笔意连绵 开合有度

 2019/06/28/ 09: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尔雅

【人物在陇原】

笔意连绵 开合有度

  人物名片

  刘小农,甘肃通渭人。中国书协会员,甘肃书法院院聘书法家,甘肃省书协篆刻委员,甘肃省青年书协理事、学术委员。

  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守望敦煌——甘肃书法晋京展、全国第三届行草展;入围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获甘肃省“陇山陇水陇人大型主题活动”暨甘肃省第二届专业画院作品展书法一等奖,甘肃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书法展一等奖等。

  发表论文《论张芝创一笔书与赵壹非草书》《巴蜀颂名臣 陇右遗墨香》《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与中国书法史重构》等;编写《唐名家楷法入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册,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写字》教材(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下册);编著《翰墨飘香》《大邦明府》《为国荩臣》等专著。

  笔意连绵 开合有度

  尔雅

  刘小农以篆刻成名,刀法古拙烂漫,多鸟兽象形趣味。其深研战国古玺之刚健古朴气象,又取法汉魏碑刻风骨,有铿锵金石之气。若以书写风格论,他的篆刻多受明代金石大家浸洇。

  有明一代是篆刻艺术鼎盛的时期,彼时高手云集,篆刻逐渐摆脱政用附庸而成为独立的艺术形态,诸多书家各展才华,在方寸间呈现浪漫美学趣味,印信成为书写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刘小农的诸多篆刻作品也正从此得法。他的钤印闲章尤其显得天真烂漫,生动之处,有如孩童一般憨态可掬,而横竖刀锋间隐约可见的剥蚀痕,则表达的是其对古老汉字的敬意。很多古玺文字深埋地下,经历了千年岁月腐蚀,斑驳残破,反而更具有厚重朴拙的残缺之美,深沉典雅,古意盎然,是印章中的极品,明清许多金石家也正从中取法。剥裂纹呈现的是物我一体的情怀,书写者以此印证文字不只是器物的附庸与点缀,它们以烂漫之态,成为自然造化的一个部分。刘小农深谙此道,也以此体现他的美学趣味和技法上的精湛。

  刘小农勤于治印之时,于书法之道也从未懈怠。治印与墨写其实一体。他研读书法流变,细读碑帖,拜访书法高手,勤于练习。他书狂草,上追唐时张旭,下逮明清江南狂放之风,起合结体大气,笔落之际,满纸云烟。又因他深研篆刻意趣,于是在笔法中引入汉魏古碑之风,在恣肆连绵中有苍劲沉着之气,乃至时时有意而为破笔、折笔、翻绞,运笔多变,以此呈现书家只求意趣与内心酣畅之情怀。他时常有物我两忘之态,笔墨之端,呈现人生悲怆、激情与无常。他以水墨为戏,意在形先,借墨色宣泄心中孤独与生命顿悟。

  刘小农的书写法汉唐诸体,研习碑刻金石之气,广收兼容,不拘一体而极尽狂放恣肆。其草书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若担夫争道,疾徐有法,又如卷席之势,笔意连绵而开合有度。笔墨间时有点画狼藉、纵横奔突之态,飞白、破锋、枯笔、绞转交错其间,形成极富个性与意趣的书写风格。中国书法呈现出极其丰富的意韵,书写的过程承载着复杂多元的情感与生命体验,并非只囿于器,流于形。一个优秀的书家需要有丰沛的文化储备,也需要有深刻的人生体悟。

  由此,刘小农以其极富个性化的书写,营造出逸气高纵、恣肆汪洋的气韵风骨,不媚俗,不妥协,倔强且坚定地探索艺术的可能,对书法创作具有明确和启迪意味的价值。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散怀

富贵吉祥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凫鸭闲暇水意欲远 烟云浩渺山色自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