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溯源甘肃】甘肃秦汉时代的书法艺术

 2019/06/20/ 10:3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特约撰稿人李清凌

  “草圣”张芝

张芝雕像

张芝草书

  简牍章草只是草书的一种,与之相对的还有今草等。今草作为草书的正体又直呼为草书。它是甘肃被誉为“草圣”的东汉书家张芝创制的。

  张芝(?—约192年),字伯英,敦煌郡渊泉县(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东)人,祖父张惇,为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太守。父张奂(104年—181年),字然明,官至太常,文武兼资。张芝以名臣之子,幼而高操,勤学好古,经明行修,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婉拒,故时人称赞地呼他为“张有道”。他爱好书法,未尝少去笔砚,家里的衣帛,他都要先在上面习字。他又常在门前池塘边练字,一池水都被他染黑了。

  他书法“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崔是安平(治今河北安平县)人崔瑗,杜是崔瑗的老师,京兆杜陵(治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杜度,二人都是章草的第一流书家。由于张芝超乎常人地刻苦学习,因而不仅章草优于其师,而且推陈出新,创立了引领中夏,饮誉百代,使他获得“草圣”之名的“今草”。

  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说:张芝草书“出诸杜度、崔瑗,龙骧豹变,青出于蓝……已精熟神妙,冠绝古今,则百世不易之法式……若达士游乎沉默之乡,鸾凤翔乎大荒之野。韦仲将(诞)谓之‘草圣’,岂徒言哉……其章草《金人铭》可谓精熟至极。其草书《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合于自然,可谓变化至极。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伯英章草、草、行入神,隶书入妙。”“张伯英即草书之祖也。”真可谓是慧眼独识,推崇备至。张怀瓘在他的《书断》中,将上古至唐代无数的书法家,近乎严苛地筛选出230人,按大篆、小篆、隶书、行书、章草、飞白、草书等七类,再选出25人为神品。以上七类加古文、八分合为九类,列出98人为妙品,107人为能品。神品25人中,章草八人、草书三人、张芝均名压王羲之、王献之而为第一。行书四人,张芝居王羲之等之后名列第四。妙品中隶书二十五人,张芝又被排为第一。

  “书圣”王羲之曾学张芝的书法。他评价张芝的书法说:“吾书比之钟(繇)、张(芝)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唐·张彦远撰《法书要录》卷1)这是说,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与钟繇、张芝在同一个档次,或稍“次之”,因而对此二人给予特殊极高的推崇。

  唐太宗极为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就像王羲之推崇张芝的书法一样。由于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中国从唐朝以后的书法艺术,无论是唐太宗本人,唐初四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薛稷,还是整个中国古代的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无一不学王羲之。张芝的书法艺术就是通过这个渠道,影响整个中国古代书坛,至今余韵不衰。

  甘肃汉代其他的著名书法家

  甘肃汉代留名青史的大书法家,还有张芝的季弟张昶等人。张昶,字文舒,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家风不坠,奕叶清华,张怀瓘介绍张昶的书法说:“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至如筋骨天姿,实所未逮。若华实兼美,可以继之……又工极八分,况之蔡(邕)公,长幼差耳……又善隶……文舒章草入妙,隶入能。”(张怀瓘《书断》卷中)这段话充分赞扬了张昶的书法艺术,无需多说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在《书断》中提到的姜孟颖(名诩)、梁孔达(名宣)被汉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壹称作“余郡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老乡。赵壹是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东)人,姜、梁二人也应是汉阳人。田彦和与姜诩、梁宣、韦诞同为张芝的学生,他也当是陕甘一带人。唐张彦远撰《法书要录》卷一还提到赵袭(一作恭),字符嗣,京兆长安县(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人,官至敦煌太守,善行、隶、章草,与另一关中人罗晖并与张芝见称于西州。

  可见在张芝的带动和影响下,东汉以降,以张芝的朋友、学生和兄弟亲戚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书法群体,他们驰名于陇右,影响着全国的书法艺术。

  此外,还有一些出名的书家,如汉敦煌人张越,仕至梁州刺史,“善草书”(张怀瓘《书断》卷下)。东汉安定郡(治所在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皇甫规妻马氏“善属文,能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人怪其工”(宋·陈思:《书小史》卷2)。前面提到的赵壹,字符叔,汉阳西县(治今甘肃礼县东北)人,“善作草书”(明·陶宗仪撰《书史会要》卷2)。在一个历史时期内,甘肃有这样多书写载体(金石、简牍、纸帛),这样多著名的书法家,有的还被尊为“草圣”“亚圣”,而更多留名青史,影响深远的书法家都出身低微,称得上是草根书家——简牍未留名书家也属于这一类。他们不仅撑起了甘肃古代文化的一角,对于今日甘肃庞大的学习书法队伍,也是榜样和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