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西部地理

【西部地理】平凉庙庄遗址:丝路遗珠蜻蜓眼琉璃散发的绝世之美

 2019/06/12/ 10:20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2 西亚玻璃珠的本土化

  五月的一天,我们去往平凉市四十里铺镇庙庄村,庙庄战国秦墓的遗址就坐落在村外的一处河边山坡上,当年的发掘现场早已因为回填无迹可寻了,但站在这儿,清爽的山风吹来,仍然带起心中悠然思古的情绪。

  庙庄遗址发现的众多文物中,更吸引眼球的是一件战国鼎形铜行灯,但蜻蜓眼琉璃珠的文物价值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蜻蜓眼为玻璃制成,玻璃又称琉璃,因后期发展中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制造出“眼睛”效果的镶嵌玻璃,猜测因形似蜻蜓的眼睛,故称蜻蜓眼。

  这种“眼睛”文化据说发源于西亚或印度,相信眼睛有避邪功能的这种信仰,多盛形于从事畜牧的草原民族,在游牧民族迁徙的路途中,身上佩戴这种镶嵌玻璃珠,一方面可以避邪,一方面随时都有可能用来交换所需之物。

  镶了“复合眼珠”的玻璃珠,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这种彩色缤纷、灿烂夺目的西亚玻璃珠受到古代中国王公贵族的极度喜爱,产生了高度的社会需求。

  物以稀为贵,怎样才能满足上流社会的这一风尚呢?这难不住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他们开始利用本地原料进行仿制,以氧化铅和氧化钡替代苏打,制造出与西亚、地中海东岸地区配方不同的琉璃珠,也就是含铅钡成分的蜻蜓眼琉璃珠。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存世蜻蜓眼琉璃珠多为类球形,并不规整,有个像扁方形或扁鼓形。它们尺寸比较小,绝大多数直径不足二厘米。一般多在一到一点五厘米之间。

  珠质地多为绿、蓝或黄色,母体均半透明。其饰纹简单,采用西亚常用的几何图案,与同期中国玉器或金属器物上传统的云纹、蟠螭纹等图样大不相同。

  蜻蜓眼珠的纹饰风格是独树一帜的,也可以说偏于西亚风味,其主题都是同心圆。同心圆一般为三层,也有多达五六层的,以平嵌手法嵌入,中心点为深蓝色,外层则褐白相间或蓝白相间。嵌入之眼珠浑然一体,不突出也不易脱落。

  战国晚期的蜻蜓眼珠有别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尺寸稍大,直径大约二厘米,手工愈加精湛。颜色虽没什么突破,仍为不透明白、蓝、褐、土黄色。但其纹饰绚烂多姿,极富变化,圆圈纹或凸起或剔刻,造成鼓眼的效果;也有眼的白色轮廓以“祈月”形式替代同心圆,造成斜视的效果,使“眼”更加生动传神。

  3 中国玻璃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

  有专家认为,庙庄遗址中发现的蜻蜓眼琉璃珠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隋侯之珠。

  《吕氏春秋·贯生篇》则用“隋珠弹雀”来比喻大材小用的道理:“今有人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何也?”每一种美好的事物,都伴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和氏之璧与隋侯之珠也不例外。

  关于隋侯之珠曾有这样一个传说:一次,隋侯见到一条受伤的大蛇身子断了,他用药把蛇身敷住。结果蛇被救活了。蛇伤好了后,为了报答隋侯,就从江中衔了一枚大珠子来报答隋侯,这枚珠子就被人们称为隋侯之珠。

  隋侯是西周初年,分封在汉水以北及以东的姬姓诸侯。这个国家曾经非常强盛。史书中说,汉水之国隋为大。隋国在战国中后期被楚国所灭。在青铜的铭文中隋国也曾经被称为曾国。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郊擂鼓墩发现的曾侯乙墓,就是隋侯之墓。当时,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5000件,仅青铜器就达到10.5吨。显然,隋侯是一位非常富裕的王侯,否则随葬品也不会如此丰富。隋侯为何如此富有,这和隋侯之珠密切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策士们纵横捭阖时,往往要列举六种“中国宝物”,其中之一就是隋侯之珠。至今人们在《庄子》、《韩非子》、《墨子》等典籍中都能找到相关或者类似的记述。

  人们对曾侯乙墓发现的琉璃珠经过化学成分分析后,发现它们是西方钠钙玻璃,并不是本土所造。而隋侯之珠应该是本土所产的,是另外一种琉璃珠——陶心釉陶珠。这种珠子是战国时期方士们的发明。他们用制造铅钡硅酸盐琉璃和钾硅酸盐玻璃的技术,制造了中国特色的琉璃珠——陶心釉陶珠。这就是隋侯之珠了。

  隋国在南方的汉水流域,而隋侯之珠自然也是出自那里。那么在泾河上游的一处战国秦墓里发现它,会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呢?

  这要从庙庄战国墓葬遗址所在位置来分析,平凉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站点。从长安、平凉、固原、景泰到武威,这条线路是丝绸之路上的捷径,也被人们称为“西汉第一国道”。

  来自埃及的蜻蜓眼琉璃珠和本土的能工巧匠制造的陶心釉陶珠子在庙庄战国墓葬中都有发现,恰恰说明在古代,中西方文明正是沿着丝绸之路在双向交流。

  战国“蜻蜓眼”作为中国玻璃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及古代珠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蜻蜓眼”其独有的魅力和文化内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喜爱,琉璃收藏家牧之认为:“无论如何,人们无法忽略的是战国蜻蜓眼珠饰历经数千年,跨越时代和地域的绝世之美。”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小雷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