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美文欣赏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上)——感悟苏东坡

 2019/05/13/ 15: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于丹

  三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他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传奇,但又是无奈地流浪。

  我总觉得,人年轻的时候要有流浪,到晚年的时候才会有田园。流浪时有冒险有邂逅,田园里有安顿有温馨。人生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如果20岁的人给你田园你也不会安分,但到了六七十岁还在流浪的话,又未免太凄凉。好在苏东坡开始流浪的时候够年轻,他开始了山巅水涯的行走,而每到一处“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这个骄傲的诗人在世间有过很多故乡。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苏东坡没有太大建树,因为那时候58岁的父亲苏老泉去世了,他为父亲守孝3年。再出仕的时候,已是宋英宗在位,他本来有机会直接进入中央机关,但宰相韩琦不同意。治平三年(1066),宋英宗想打破常规,将苏轼直接召入翰林院,委以知制诰的重任。韩琦谏道:“苏轼,远大之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但英宗急于用苏轼,问韩琦:知制诰不宜立即委之,任命为修起居注的史官可以吗?韩琦仍不同意,认为修起居注和知制诰一样是显要职位,也不可骤然任之,建议先让苏轼到史馆兼职,按近来的规矩,这也得考试合格才行。治平二年,30岁的东坡,再次制举三等,自此得以进入馆阁,遂有苏学士之称。

  接着大时代的变革出现了,年轻有为的宋神宗即位,苏轼的人生坎坷开始了。熙宁年间,宋神宗起用了面都没有见过的王安石。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那时的大宋活得并不轻松,每年要向西夏交7万辆银子,向辽国交20万两银子,输出的布匹和食物不计其数,所以当时的大宋已是风雨飘摇。你想想,宋神宗多么想要变法,但是宋神宗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再往后一点就是徽钦二帝被掳走,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所以,宋神宗的变革,让北宋的寿数又往后绵延了一点点。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宋神宗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能下狠心的改革派了。

  熙宁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亦称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朝中,以老臣司马光为首,三苏父子,曾巩、欧阳修等不主张这么严酷的变法。他们的争论点在于,变法能不能变祖宗之法?司马光认为,祖宗之法再不好,可以择其善者修改,不能彻底颠覆。但王安石认为有些就是要颠覆,要立新法。所以,王安石主张的是强国论,把老百姓的钱都收上来,再不打仗的话国就灭了;而司马光主张的是富民论,不能让老百姓卖儿卖女,得让他们把日子过下去。通俗讲,新旧党争的症结就在这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