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杂谈

家庭伦理题材屡成荧屏热点——开掘现实 引领风气

 2019/05/11/ 13: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慧瑜

家庭伦理题材屡成荧屏热点——开掘现实 引领风气

  如果考察最受欢迎的大众文艺题材,家庭伦理类毫无疑问名列其中。前不久引发观众热议的电视剧《都挺好》就是典型的家庭伦理剧,三个彼此有嫌隙的兄妹与一个不省心的老父亲之间生出一幕幕故事,让人窥见万家灯火背后的“几家欢乐几家愁”,也凭借故事蕴涵的原生家庭、孝道、男女平等等社会热点话题引发观众思考。

  回顾中国现当代文艺史,家庭作为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核心议题,一直都是文艺重要表现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是个人故事和家庭生活日益凸显,一方面是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两相结合,让家庭伦理剧自此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剧类型之一。

  以家庭伦理剧为代表,家庭伦理题材突出特征在于融合时代变迁与百姓故事,把社会历史嵌进世态人情的脉络里,将生活悲欢放到时代风云的幕布上。电视剧《渴望》就是通过以刘慧芳为代表的普通工人家庭与以王沪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干部家庭之间的情感纠葛,串联起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社会变迁。新世纪以来涌现的《金婚》《王贵与安娜》等,也是将小人物与大历史、小家与大家巧妙联系到一起,让家庭成为时代历史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家庭伦理题材表现出来的又一鲜明特征是:积极向社会热点靠拢,回应普通百姓关切的问题,甚至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如《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等表现婆媳关系,《老大的幸福》《下海》《中国式关系》处理时代变迁过程中的伦理困惑。通过教育、医疗、住房、伦理等热点话题做桥梁,进一步贴近观众生活,切中他们的心理和情感。

  中国观众对家庭伦理题材有天然亲切感,因为家庭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看重的地方,“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庭不只是个人奋斗助推器,更是避风港,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属。因此,我们的家庭伦理题材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团圆和谐的核心追求,这是中国人源远流长家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此类作品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地方。

  与此同时,在中国文化中,家庭绝不是一个个孤岛,相反,家事连着国事,国事连着天下事。在国家危亡时刻,千千万万中国人舍小家救大家;在和平建设时期,小家与大家共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入与世界融合,这种以家庭为核心的价值观,也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基础。在此意义上,家庭伦理题材文艺创作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成功的文化叙事类型之一,体现的不只是家长里短、儿女情长,更重要的是人与人心心相印、彼此协作的情感共同体,是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同心同力的内在联系。

  从创作角度来看,家庭伦理题材传承的是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一方面用家庭表现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另一方面用家庭故事传达情感、慰藉人心,起到文艺紧跟时代、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这种类型创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时代呼应不同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与时俱进表现现实人生,所以有更广的题材包容度和持久吸引力。

  家庭伦理题材留下的丰富经验,也启示我们反观当下创作。今天,读者观众对接地气、有共鸣的好作品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作品表现现实的力道与准确度也越来越挑剔,这对家庭伦理题材创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身处伟大变革时代,如何更紧密联系社会变迁和百姓生活,如何更敏锐捕捉社会心态和家庭关系,不忽视社会热点也不放大杯水风波,在写出社会新变的同时也贡献新的典型形象,如何既吸引观众也引领观众,这些都是摆在家庭伦理题材创作面前的现实课题。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