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人物访谈

【看点】南极之旅

 2019/03/15/ 11:18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 武永明 实习生 李金雯

  与蜿蜒的时间长河相比,131天的南极之旅不过一瞬,回到家乡还未来得及吃一碗牛肉面,也没来得及和家人好好团聚,繁忙的科研已让康世昌的生活恢复常态,许许多多南极的情景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模糊,但有了此次南极之行,那片神奇、美丽、纯洁、静谧的冰雪大陆会永远留在心底。

  曾40多次参加青藏高原科考、9次珠峰高海拔(6500米-7000米)科考的我省陇西籍“60后”科学家康世昌,此次作为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陆基首席科学家,不仅要对陆基业务化观测和科研项目进行指导、把关外,还承担了深冰芯钻的维护、浅冰芯的钻取、雪坑采样等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南极科考。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内陆队(昆仑队和泰山队)37名队员是2018年12月18日从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内陆出发基地起程前往泰山站和昆仑站的。12月25日抵达泰山站后,泰山队21名队员在南极泰山站展开工作,昆仑队继续向南极昆仑站进发。2019年1月4日傍晚抵达昆仑站。

  在昆仑站内的20天正是极昼,每天都是亮的,分不清是白天还是夜晚,陪伴康世昌和队友的是刺眼的阳光,漫天飞舞的白雪,还有那极强的紫外线。

  “位于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海拔超过4000米,气温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之间,没有任何植被,给人的感觉差不多接近青藏高原5000米的海拔高度,在这里开展科研工作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康世昌说。

  在完成既定的各项科考任务后,昆仑队16名队员于1月24日撤离冰穹A地区,踏上返回中山站之旅,一路上经过了著名的“鬼见愁”冰裂隙密集区,也经历了强烈的暴风雪与白化天,于2月8日晚在风雪弥漫中回到南极中山站。回程途中,康世昌驾驶雪地车每2公里都要停车,下车后进行物质平衡测量,很多时候从凌晨6时起床连续工作18小时一直到晚上12时才能到达营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最后一天的回程遇白化天,就像正常人闭着眼睛在马路上骑自行车,GPS无法准确定位,走错方向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恐惧、无助……

  “能到南极的人,都是跟南极有缘的人!”对康世昌来说,南极不仅难及,更是难忘至极,忘不了南极大陆的至纯至美,忘不了那里的阳光冰川,忘不了那里的冰盖雪雕,更忘不了和队友们一起奋斗的每个日日夜夜……

  从人们心目中圣洁美丽的南极回来,能不能带点当地的“纪念品”?康世昌说:那可不行!按照规定,离开南极时除冰雪可以带回来外,南极的土壤、动物、植被等都必须经过报批手续后才能带回来做科学研究。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武永明 实习生 李金雯

  本版照片由康世昌提供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