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溯源甘肃】嬴秦西垂陵区览要

 2019/02/27/ 10:2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祝中熹

位于礼县的秦文化博物馆。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祝中熹

  改革开放以前,早期秦史研究是我国先秦史领域的薄弱环节。有关论著或语焉不详,或误说频现。20世纪90年代礼县嬴秦西垂陵区的发现及其后续考古成就,使局面为之改观。陵区的面世拨开了两千六七百年的历史积尘,唤醒了华夏文明沉睡已久的一段记忆,早期秦史,秦文化探讨随之沛然兴起,至今热度不减。

  秦公陵园的发现

  在礼县永兴镇与永坪镇交界处的西汉水北岸,有一座黄土山丘,那是西秦岭祁山脉系的最西端,东距礼县城约26华里。西南部山嘴上曾有座清代民间为避乱而修的土堡,故俗称“大堡子山”。谁也未曾料到,就在山丘顶部的向阳坡地上,竟隐藏着嬴秦第一座国君陵园。

  陵园是在20世纪90年代刮起的盗墓黑风中被发现的。及至相关部门关注此事时,两座大墓、两座车马坑及众多的中、小型墓葬,已被洗劫一空。但陵园发现本身极具重大意义。考古人员对陵区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明确了陵园的位置、布局和规模,弄清了墓葬的形制、结构和品位。经公安部门从犯罪分子手中追缴,以及文博机构努力征集,部分被盗文物已收归公有。流失海外的许多珍品也大都披露,相关资料信息被陆续反馈回国内。这一切都为学界对陵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创造了条件。

  陵园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140米,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自上而下平行并列两座东西向大墓。上部即北面一座为目字形(M3),全长115米,墓室口长24.65米、宽9.8米,墓深16.5米。下部即南面一座为中字形(M2),全长88米,墓室口长12.1米、宽11.7米,墓深15.1米。二墓均有东西两条斜坡墓道,皆设二层台,台上和墓道填土中均有殉人。棺下皆设腰坑,各殉犬一只,玉琮一件。墓主葬式为仰身直肢,殉人多屈肢。中字形大墓以南,附一东一西两座车马坑。已清理的是东面一座(M1),殉车4排,每排并列3乘,每乘两服两骖,辕车舆西。大墓周围有规律地分布着200多座中、小型墓葬,皆坐西朝东。陵园正上方有夯土台基遗存,附近发现不少秦瓦残片及瓦当,表明那里曾存在陵寝类建筑。

  据目前已披露的信息可知,陵园所出器物以青铜礼器和金器为大宗。金器中最引人瞩目的为成对金虎和饰于棺椁的大量金片。其中大型金鸷片4对8件,高52厘米、宽32厘米,钩喙、环目,凸胸、屈爪,饰不规则勾云纹。有4件在纹饰空白处随纹样镂出10个形状各异的透孔,原本可能镶嵌着宝石类饰物,以示雄雌之别。另有众多不同形制的小型金片,多呈羽瓣形,应为呈鳞状联排成鸟身与尾的构件。用成对华美的大金鸷装饰棺椁,反映了嬴秦以鸷鸟为始祖图腾的宗教观念。青铜器有鼎、簋、方壶、编钟等,数量甚巨,流散于世界各地。上海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也有部分收藏。最大鼎高47厘米、口径42.3厘米,厚立耳,浅垂腹,三蹄足,饰窃曲纹。腹内铸铭2行6字:“秦公乍铸用鼎”。最大簋高23.9厘米、口径18.6厘米,弇口,高盖,兽面耳垂珥,圈足下附3支足,饰窃曲纹配瓦棱纹。盖与器内铸对铭2行5字:“秦公乍宝簋”。

  对两座大墓的墓主,业界尚有不同认识。根据两墓的处位、规格及出土器物显示的时差判断,上方目字形大墓当为开国之君襄公之墓,其下中字形大墓当为继位者文公之墓。此即先秦族茔传统所谓“父登子肩”。陵园距嬴秦国都西邑10余华里,这正是秦国公陵与都邑的通常距离。史言襄、文二公所葬之“西山”,即指大堡子山无疑。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