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博览

古代也有“春运”|路远情深,他们如何归家?

 2019/01/23/ 14:35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文艺星青年

  名家的春运记忆

  古代春节,游子回家不易,那让我们再看看近现代名家笔下的“春运”。在他们的记忆中,“春运”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梁实秋:买票难

  没有当代多样化的购票途径,民国时期想要买到一张火车票只能在窗口排队,虽然当时人流量相对不大,但是车次也不多,因此想买到一张票着实不易。梁实秋曾这样形容买票的困难情况:“买票的时候,气力稍微虚弱一点的人,就有性命之虞。”

  李同愈、程瞻庐:火车挤

  即使买了票、上了车,恰恰是旅途的开始,临近年关,车上依然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作家李同愈的小说《平浦列车》中就描写了当时的“盛况”:

  “离过年还有一礼拜,一趟从北平开来的列车刚刚驶入天津车站,还没停稳,月台上的乘客就像蚂蚁般一拥而上,每一节三等车中都挤得满满的了。从来没见过这样挤法,连针插不进一枝了。第一批挤上去的是精壮的年轻汉子,他们的身体像一堆货物,塞在车厢的走道间,彼此直着脖子站着。第二批挤上去的就只好站在靠门口的地方,把车门都撑住了,没有法子关闭。其余的呢,就只好挤在车厢外的站台了。”

  同时期的程瞻庐在文章中的描述更加令人为他捏一把冷汗:

  “因为拥挤的缘故,我左脚上的袜带脱了,使一个金鸡独立势,提起左脚,把袜带搭好了,然后踏下,却已失去了原有的立足地;原来我左脚的地盘已被他人占去了。踏在那儿,是人家的脚背;踏在这儿,又是人家的脚背。”

  冰心:耗时长

  1929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四,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冰心准备从北京回上海过年。

  从北京到上海,路程不能算远,问题是在1929年冬天,由于战争频发,从北京去上海所必经的津浦铁路暂时被军队占用,旅客们必须要走海路:先乘火车到天津,再从天津走海路到浦东,然后再搭乘轮渡过黄浦江,然后再乘坐无轨电车去上海市区……

  民国时期的火车站

  冰心在12月18日下午4:50坐上火车,到了晚上7:00才到天津,出了天津站,冰心乘坐公交车去饭店休息,等着第二天上船。

  12月19日下午2:30,冰心在天津登上“顺天”号轮船,但是直到当天夜里,这艘船才驶向上海。船上的乘客确实很多,每一个船舱都挤满了人,而且许多乘客还带着孩子,吵骂声、喧闹声吵得冰心根本难以休息。

  12月22日下午6:00,轮船终于停靠在上海浦东,这一路上整整用去68个小时。如果再算上冰心在天津等船的时间和在北京等候船票的时间,从北京回一趟上海居然花了八九天时间。

  沈从文:风险多

  1934年1月初,离春节还有十多天,沈从文因为母亲的病,选择回家。那是他到北京之后第一次回湘西。一路上,他从北京出发,坐火车、汽车、乘轮船、坐轿子,把近代古代的交通工具都用了个遍,花了近半个月才到家。在这几千里的回乡之路中,沈从文给妻子写了很多信,讲述了沿途的所见所闻,这些信件便是1992年出版的《湘行书简》。他在信中说:“除了路途遥远,一路上也是风险颇多……我抱着你同四丫头的相片,若果浪把我卷去,我也得有个伴!”

  【推荐阅读】

  又到一年“尾牙”季,问题来了:啥是“尾牙”?

  为了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想必各家公司都陆续在忙活的年会。年会在古时也称“尾牙宴”,甚至现代很多地方也依然保持这个称呼。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啥是“尾牙”?古代“尾牙”又有哪些习俗呢?今天就来带你一探究竟!......详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