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溯源甘肃】陇商乌氏倮:古代国际化大商人

 2019/01/23/ 10: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特约撰稿人 任重

  凭中介贸易达“谷量牛马”

  秦统一中国之前,地处中原的农桑经济繁荣,丝绸、谷物产量丰富。远在西北内陆的草原地带,以马、牛、羊等为标志的畜产品居多,游牧经济发达。以丝绸等物品与马牛等畜产品交易,互通有无,迎合了大众的需求。交换的发展,客观上提出了对往来商贸通道的诉求。司马迁有言,“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意思说的很明确,要想发财赚钱,农业不如工业,工业不如商业。韩非子在《五蠹》中也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也就是说,有所依靠,事情更容易成功;有多的钱财,更利于经营;要想获得更多的资金,必须善于做生意。乌氏倮的远见,在于身体力行地验证了司马迁“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思想,在以畜牧为生的同时,很早就有了用剩余产品与他人交换并获利的商品经营理念。他深知唯有使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这种朴素的商品经营观指导他在古丝绸之路上辗转往来,成为富商。

  在今天的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当时生活的是月氏人,常年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将谋生与社会交往相结合,充当起了我国与西域各国间最古老的丝绸贸易商的角色。大月氏也因此由中西交通的中转站变成了中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商贸活动迅速发展。但东西方之间的辗转贸易直到“乌氏倮”们这些历史上杰出的大商人手中才得以联通。随着地中海贸易的兴起,各国之间的商旅活动逐渐增多,欧洲人日渐对中国的商品尤其是丝织品有了更多了解和需求,客观上需要一条联结中西方贸易的通道。据文献推断,在此通道上辗转进行商品贸易活动的商人不少,但有文字记载的并不多,乌氏倮就是有文字记载的秦国屈指可数的大商人之一。乌氏倮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不仅在本地域进行商品交易活动,而且把视野放到了更大的范围内,克服了跨国界交易遇到的诸如气候恶劣、交通不畅、民族隔阂等困难,机智地穿梭于古丝绸之路上,辗转进行丝马贸易,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商人。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216年,乌氏倮向秦国政府索要了一批丝绸,用这批丝绸同他所在的部族首领交换牛羊。这些部族首领则用丝绸向河西走廊一带生活的月氏和塞人交换他们从中亚、西亚、罗马人手中换来的黄金,这类贸易活动既加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又在更广的范围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互通有无的作用。

  乌氏倮是少数民族,当时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戎王所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被朝廷隔绝,不许与内地随便通商。正是这种不许随便通商的限制,让乌氏倮领悟到了其间蕴含的商机。他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和机智,看到了利用各地间的经济差异,从事互补性易货贸易的优势。这是他聚敛财富的转折点,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点。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缯”为先秦丝织物之总称。“间献”说明是一种私人贸易形式。“什倍其偿,与之畜”,即指戎王给乌氏倮所偿之牛羊是原来的十倍。可见,丝绸马匹贸易利润之大,同时也印证了乌氏倮太懂“多财善贾”之理。

  司马迁说:“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乌氏倮既有财商又有情商。他把牲畜卖掉获得本钱,再购买丝绸和其他珍稀物品,运进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抓准了戎王的需求心理。戎王不懂丝绸与牛羊如何进行价值换算,也缺乏经营头脑,只是因为喜欢,就给了他十倍的补偿。数次交易下来,乌氏倮的牲畜多得没办法按头点算,只好根据占了几个山谷来统计,即前述的“谷量牛马”。作为一个边陲牧人,乌氏倮能够发现商机,抓住商机,最终通过丝马贸易集聚巨额财富,靠的就是这种超凡的胆识,以及无几人能够企及的远见与智慧。因而,“转鬻于戎,致富用谷量牛马,名显天下,礼抗万乘。” 乌氏倮以一个边陲平凡之人,辗转在古丝绸之路上,最终达到富可助国的程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属罕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